人教新课标数学六上利息数学实践能力研究案例反思内容摘要:

款利息。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powerpoint投影片、银行的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师:老师的家里有 一万 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又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 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生 1:可以用这些钱来炒股,赚大钱。 (众生笑) 生 2:可以把钱进行投资,比如说买保险等。 生 3:我觉得还是储蓄比较安全,什么时候用就可以直接取出来。 炒股的风险比较大,万一损失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众生大都点头表示认同) 师:这位同学的建议不错,我就把这 一万 元进行储蓄。 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 [ 说明 : 创设质疑情境,变 “机械接受 ”为 “主动探究 ”。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 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而传统 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 因此, 本教案 在教学中: 体现了 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从 “ 老师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 ” 的话,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积极回忆有关储蓄的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充分利用学生乐于帮助教师解决困难的心理,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 二、联系生活 理解概念 生 1:我知道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我们学校附近还有个北京商业银行(现已改名北京银行 )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储蓄的场所。 生 2:我知道储蓄不仅可以帮助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而且能增加家庭个人的收入。 还可以向银行贷款。 师:说得真好,这是储蓄的优点,储蓄能支持国家,我们可以看以下的信息: 2020年 末 ,中国各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 18636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 8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 2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 5711亿元。 (教师投影出示信息) 这些钱就是我们大家平时的储蓄。 据统计,到 2020年底,我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数已经突破 9万亿,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 (众生点头) 生:我知道在储蓄之前必须要先填写存款单,而且每个银行的存款单都不太一样。 生:我知道储蓄分活期和定期两种。 在定期存款的方式中,又可以分为零存整取和整存整取两大类。 在学生述说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活期 存款方式 零存整取 定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