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ppt课件2内容摘要: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 游击队之歌 》 背景介绍: 贺绿汀词曲。 作于1937年。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 作曲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用鲜明的音乐形象,反映了活跃在敌后的游击战士的生活和精神风貌。 这里有风餐露宿的艰苦生活,又有灵活机智的行军战斗;既有对敌人的蔑视嘲笑,又有誓死卫国的雄心壮志。 如“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人们造”,成功地反映了人民战争中游击队员们在极其艰苦的抗日战争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首短小的歌词,其容量如此丰富,内涵如此深邃,真不愧为传世之作。 ,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同学们。 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 毕业歌 》 背景介绍: 田汉词,聂耳曲。 作于 1934年。 影片《 桃花劫 》 主题歌。 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 毕业歌 》 就是影片中一群青年毕业前欢聚一堂时唱的,号召青年学生“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这首歌唱出了当时青年学生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因此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ppt课件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