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语文八下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ppt课件内容摘要:

会聚一堂,传为佳话。 一些历史学者认为,后来胤禛、弘历之相继承袭帝位,未必不与这次牡丹台相会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弘历即位之后,特意在镂月开云殿内增题了一幅匾额叫 “ 纪恩堂 ”。 这一则是对其祖父圣祖仁皇帝感恩戴德,同时也表明他念念不忘自己的发迹之地。 返回主 页 24 圆明园美景 25 蓬岛瑶台 Pengdao Yaotai (Immortal Abode on Penglai Island) 1744年 写 景 图 A landscape painting done in 1744 建于 1725年(雍正三年)前后,时称蓬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 在福海中央作大小三岛,岛上建筑为仙山楼阁之状。 据 《 史记 》 载,秦始皇(公元前 221前210年在位)妄想长生不老,方士徐市(市音 fu,今亦作徐福)上言称,东海中有三座神山,曰蓬莱、方丈、瀛洲,有仙人居住。 于是秦始皇就派徐市率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寻仙境、求仙药。 蓬岛瑶台一景,正是仿照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 651716年)的 一池三山 画意建造的。 园盛时,福海端午龙舟竞渡,皇帝率王公大臣在西岸 望瀛洲 亭观阅,皇太后及后妃内眷则在蓬岛瑶台欣赏。 1860年圆明园罹劫时,蓬岛瑶台殿宇因在岛上幸免于难,1870年(同治九年)毁于火。 1985年清整补砌蓬岛瑶台三岛基址、驳岸和叠石,并修复东岛 瀛海仙山 六方亭、西岛庭院和东西曲桥。 26 复建后的东岛瀛海仙山亭 福海三岛 福海夕照 福海之春 27 仙人承露台,位于凤麟洲湖西岸山凹。 相传,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 87年在位)妄求长生,听道士说用天降甘露拌玉石碎屑服食,可止阴气生阳气,长生不死,于是下令在西安建章宫修造了一尊托盘承露铜仙人。 本园此处点景之物,约建于嘉庆年间,原是铜铸雕像。 园毁后铜像丢失。 原址今竖随露仙人,为 1989年重制的墨玉石雕,样式、尺寸皆依清代藏图。 仙人承露台 Xianren Chenglu (Platform of Immortal Receiving Heavenly Dew) 28 海岳开襟 Haiyue Kaijin(Sea of Magnanimity) 翠鸟桥 海岳开襟遗址的圆形高台石基, 今已清整补砌略复旧观 1747年(乾隆十二年)建成。 长春园西湖中筑砌直径近百米的圆式白石崇基,正楼为四面各显五间的四出轩式三层楼阁,外侧对称布臵配殿、牌坊、方亭和圆廊,是一处辉煌端庄的建筑景观。 1860年圆明园罹劫时,海岳开襟一景因在湖中免遭焚毁, 1900年毁于战乱之中。 29 方壶胜境 Fanghu Shengjing (Wonderland on Fanghu Ishand) 位于福海东北海湾岸边, 1740年(乾隆五年)建成。 此景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 2020多尊佛像、 30余座佛塔,建筑宏伟辉煌;前部的三座重檐大亭及白石崇基,呈 山 字形伸入湖中。 西部为三潭印月,略仿杭州西湖同名景 1744年写景图 30 狮子林 Shizilin(Lion Grove Garden) 位于长春园东湖北岸。 本景西部丛芳榭等建于 1747年(乾隆十二年),后在其东仿照苏州同名景添建狮子林, 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建成。 有楼堂亭轩十余座、百余间,尤以叠石著称,并特召苏州山石高手堆塑而成。 乾隆帝曾十次题咏 狮子林十六景 ,匾诗刻石颇丰。 长春园罹劫后,本景已片瓦无存,湖石、石刻多已失散。 1994年局部清整狮子林遗址临水基址和河道,发掘恢复虹桥及水关、水门三座石拱,并复位保护乾隆御笔匾、诗刻石 32件。 道光御笔 烟岚 诗刻石,今存圆明园展览馆。 ①:狮子林、苏州名园,建于 1342年,创园者天如禅师(僧维则)为纪念其师中峰和尚(普应国师)而建,因其曾在浙江天目山狮子峰住过,名园狮子林。 31 西洋楼景区 Xiyanglou(European Palaces) 位于长春园北界,是我国首次仿建的一座欧式园林,由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画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组成,占地约 7公顷。 此处欧式园林,由西方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 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年)和法国人蒋友仁( 17151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