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鲁人版语文必修五第3课孔雀东南飞word导学案内容摘要:
归纳: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 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言简意赅,语意含蓄,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三 、 预习 自测: 翻译下列句子。 ( 1)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琵琶行》) 译文: ( 2) 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译文: (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 楼记》) 译文: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 探究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 1)孔雀 东南 . . 飞 ( 2)卿当 日 . 胜贵 ( 3)自 名 . 秦罗敷 ( 4)足以 荣 . 汝身 ( 5)交广 市 . 鲑珍 探究 指出下列文言特殊句式类型,并翻译句子。 ( 1)何言复来还。 答: ( 2)亦自缢于庭 树。 答: ( 3)为仲卿母所遣。 答: ( 4)渐见愁煎迫。 答: 二、 总结 整理 : 核心知识: 典型方法: 训练案 一、 课中检测与训练 : 读短文,翻译划线句子。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 (竖:童仆 )追之。 杨子曰:“嘻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 ?”曰:“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 1)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 译文: ( 2)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二、 课 外作业 :完成《金版学案》 p8990 第 111 题。 《孔雀东南飞》 (第三课时 ) 【学习目标】 1. 能熟悉教材内容,理解 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 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学习重点与难点】 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性格的特点。 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限时完成 预习案中 “知识梳理”和“基础自测题” ,并 做好整理。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体会 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 二 、 预习 自测: 理清情节:按原诗故事发展顺序排列下面的 情节。 ⑴ 仲卿求情 ⑵ 焦母斥子 ⑶ 兰芝请归 ⑷ 兰芝整装 ⑸ 兰芝拜别 ⑹。20xx鲁人版语文必修五第3课孔雀东南飞word导学案
相关推荐
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侘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 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 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二)课文内容填空 字词解释 大江:长江 风流人物:英雄人物 雪:浪花 一时:当时,指赤壁之战时 遥想:远想 英发:勃发,形容周瑜气概 纶 (guān)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樯橹 (qi225。 ng lǔ):原指船上的桅杆和桨
1998 年 5 月 4 日,北大举行了百年庆典,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大建校 100周年时作了深情的演讲。 一、基础知识 ,并给加点字注音。 ( 1)名副其实( ): ( 2)走马观花: ( 3)目空一切: ( 4)沧桑( )( ): ( 5)洗礼: ( 6)一旦( ): ( 7)浅薄( ): 答案:( 1) f249。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也说名符其实。 ( 2)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zh226。 ng)住 降( xi225。 ng)服 憎恶( z226。 ng)( w249。 ) 祈祷( qǐ)( dăo) 撮( cuō)合 怂恿( sǒng)( yǒng) 讥诮( qi224。 o) 滑稽( jī) 消遣( qiăn) 辖( xi225。 )制 ,对课文进行批注,标注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你有哪些认识、体会和疑惑,请写出来。 四 . 问题探究 5.
在信中列举了自己的各种才能,最后他还表示可为大公的父亲塑造一座骑马像,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像。 大师 41岁时完成这一巨作的土制塑像,因没有足够的铜铸造而使巨作终未完成。 大公对他的天才和辛勤劳动酬谢不是金币,而是金言玉语,这使芬奇十分不安,大公为了安慰他,请他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幅画,这就是《最后的晚餐》。 如果说《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那么芬奇在
了 琵琶女和诗人两个人物形象, 文中用哪句话将这两个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⑵:为什么诗人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哀叹。 到底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为了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我设计了一个对联题,引用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要求学生根据琵琶女与诗人的共同点填写下联。 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展示答案。 举例:异地相逢泪涟涟;共怀世间愁郁情;吟曲赋诗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