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语文选修夏本纪内容摘要:

皋陶。 舜曰: “ 女 其 往 视 尔事矣。 ” 尧 逝世 以后 , 舜帝问四岳群臣说: “ 有谁能光大 尧帝的事业 , 让他 担任官职 吗。 ” 大家都说: “ 伯禹当司空 , 可以光大尧帝的事业。 ” 舜说: “ 嗯 , 好。 ” 然后命令禹说: “ 你 去平治水土, 努力办好这件事啊。 ” 禹 下拜叩头 , 谦让给契、 后稷 、 皋陶。 舜说: “ 你 还是 快去 办理 你的公事吧。 ” 禹为人 敏给克勤 , 其德不违 , 其仁可亲 , 其言可信;声为律 , 身为度 , 称以出 ; 亶亶穆穆 ,为纲为纪。 敏给: 敏捷。 “ 给 ” 与 “ 敏 ” 同义。 克勤: 能吃苦。 克 , 能。 勤 , 勤苦 , 劳苦。 身为度: 行为举止合乎法度 称以出: 教令都经过权衡称量之后方才发出。 亹亹: 勤勉不倦的样子。 穆穆: 庄重严肃的样子。 禹为人 敏给克勤 , 其德不违 , 其仁可亲 , 其言可信;声为律 , 身为度 , 称以出 ; 亶亶穆穆 ,为纲为纪。 禹为人 敏捷 , 能吃苦耐劳 , 他的品德不违正道 , 仁爱可亲 , 言语可信。 声音符合自然的音律 ,举止行为合乎法度 , 教令都经过权衡称量之后方才发出。 他 勤勉不倦 , 端正肃敬 , 可作为人所共遵的纲纪。 禹乃遂与益 、 后稷奉帝命 , 命诸侯 百姓兴人徒 以 傅土 , 行山 表木 , 定 高山大川。 禹 伤 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乃 劳身焦思 , 居外十三年 , 过家门不敢入。 薄 衣食 , 致 孝于鬼神。 卑宫室 , 致费于 沟淢。 陆 行乘车 , 水 行乘船 , 泥行乘橇 , 山 行乘檋。 百姓 : 百官。 兴 : 发动。 人徒 : 民夫,众人 傅 : 同 “ 敷 ” ,分布 表木 : 立木作表记。 表 , 表记,标志。 定 : 测定。 伤 : 为 …… 而伤。 劳身焦思: 使 … 劳累 使 … 焦虑 薄 : 使 …… 少,节俭 致 : 送达,表达。 卑 : 使 …… 低矮,这里有简陋之意。 宫室 : 居室 沟淢 : 田间沟渠。 淢: 同 “ 洫 ” ,田间水道 陆,水,泥,山: 名作状,在陆地,在水里,在泥路,在山间 禹乃遂与益 、 后稷奉帝命 , 命诸侯 百姓兴人徒以 傅 土 , 行山 表木 , 定 高山大川。 禹 伤 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 乃 劳身焦思 , 居外十三年 , 过家门不敢入。 薄 衣食 , 致 孝于鬼神。 卑宫室 , 致费于 沟淢。 陆 行乘车 , 水 行乘船 , 泥 行乘橇 , 山 行乘檋。 禹于是与益 、 后稷奉帝舜之命 , 命令诸侯 百官发动民夫平治 九州土地。 他一路上穿山越岭 , 树立木桩作为标志 , 测定 高山大川的状貌。 禹 为 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罚感到难过 , 就 劳身苦思 , 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 , 经过自己家门也不敢进去。 他 节衣缩食 , 向鬼神 表达 敬意却很丰厚。 居室简陋 , 把资财用于治理田间沟渠上。 他 在地上 乘车 ,在水中 乘船 , 在泥沼中 乘木橇 , 在山路上 就穿上带铁齿的鞋。 左准绳 , 右规矩 , 载 四时 , 以 开九州 , 通九道 , 陂 九泽 , 度 九山。 令益予 众庶 稻 , 可种 卑湿。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食少 , 调有余 相 给 , 以均 诸侯。 禹乃行 相 地宜所有以贡 , 及山川之 便利。 • 四时 : 四季 以 : 用来 • 陂 : 水边,水岸。 这里是筑堤岸 • 度 : 测量,勘测 众庶 : 庶民,平民。 • 卑湿 : 低湿之地。 相 : 偏指一方 • 均 : 使均衡。 相 : 察看,考察。 • 便利 : 交通是否方便。 左准绳 , 右规矩 , 载 四时 , 以 开九州 , 通九道 , 陂 九泽 , 度 九山。 令益予 众庶 稻 , 可种 卑湿。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食少 , 调有余 相 给 ,以 均 诸侯。 禹乃行 相 地宜所有以贡 , 及山川之 便利。 他左手拿着准和绳 , 右手拿着规和矩 , 一年四季 都带着这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