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苏少版音乐一上第四单元快乐的一天word单元教案内容摘要:
2.能够整齐的演唱歌曲 《上学歌》 和 《 不能告诉你 》 ,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知道音有高低,愿意有意识的聆听自然界各种有趣的声音,感受音的高低,学唱《问好歌》,用不同的动作向教师和同学问好。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 组织教学。 师生用歌声律动互相问好。 (音乐《上学路上》) 二、复习歌曲《不能告诉你》。 1.跟音乐唱一唱。 2.边唱边加入“ caca、 shua” 作声势伴奏,唱一唱。 3.分组唱。 ( A 组唱歌、 B 组声势伴奏)。 4.合作表演。 ( A 组唱歌、 B 组声势伴奏、 C 组歌表演)。 学习用整齐的声音念、唱这首歌,加上模拟动作表达 “ 学雷锋做好事 ” 的快乐心情。 看图谱顺序表演。 三、 律动 《问好歌》。 1. 音有高低,通过 sol 或 mi 两个音的对比,感知音的高低。 2. 教师通过柯尔文手势将 sol 或 mi 的高度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3. 学生跟琴模唱。 4. 学生边唱边用动作将音高表现出来。 5. 启发学生创作可以表现音 高的动作。 律动《问好歌》,创编不同的动作向老师和同学问好。 “ 你好 ”的歌声里。 用了 sol 和 mi 两个音,通过模唱、律动,用动作表现音的高低,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四、 学唱《上学歌》。 1. 听 《上学歌》,用彩笔画出自己的心情。 2. 学唱《上学歌》 3. 用听唱法教学。 ( 1)提醒学生轻声歌唱,养成用轻柔的声音歌唱的良好习惯。 ( 2)歌曲前两句“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要唱得连贯舒展。 “小鸟说:早早早”要唱得轻松、亲切而富有弹性。 唱第二段歌词时,要情绪饱满,节奏明快,富有感情。 唱最后一句时,声音要坚定有力,表现出儿童 的决心。 4.难点练习。 咬字吐字要清晰。 ( 1) 你为 什么 ︳ 背上 小书 ︳ 包 — ‖ ( 2) 长大 要为 ︳ 人民 立功 ︳ 劳 — ‖ 5.启发情感。 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句式特点,熟悉后分角色演唱,体会 “ 上学去 ” 的愉快心情。 6. 边唱边创编动作。 7. 歌表演。 8. 用打击乐伴奏。 9. 小组合作表演:演唱、伴奏、表演。 五、拓展欣赏。 1. 《上学歌》舞蹈欣赏。 2.《放学歌》歌曲欣赏。 六、总结下课。 教 学 反 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 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与 学习生。20xx秋苏少版音乐一上第四单元快乐的一天word单元教案
相关推荐
长的足迹练习 请学生找出适合为《上学歌》伴奏的节奏型 学生练习 听声音,比较哪个生音高。 哪个声音低。 学生练习 四、 师生总结,再见 第五单元《秋天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小树叶》 教材分析: 《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歌曲。 它采用问答方法,生动地表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 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 ,树叶比作孩子,充满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
来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和小鸟一起飞吧。 生:听《飞呀飞》,模仿小鸟飞。 师:这次飞和刚才模仿的大雁飞,有什么不同。 二、学唱《飞呀飞》 1.学习歌词 ( 1)师: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来学一首“小鸟飞”的儿歌吧。 (板书出示第一段歌词。 ) ( 2)老师有节奏地教读第一段歌词,生有节奏地学读第一段歌词。 ( 3)老师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熟记歌词。 师:你 们看,这又是谁来了。 (出示纸飞机) 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 模仿 自然界的声音, 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2.引导学生听 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 3.引导学生 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4. 引导学生 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引导学生 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 周 次 教学内容 周 次 教学内容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1 常规训练
【 课 堂时间 】 15 分钟。 【 教学 活动】 导入。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谁会表演童谣呢。 今天,老师再教大家一个北方的小朋友很喜欢的童谣《拉大锯》。 新课。 ( 1)教师师一边读一边在黑板上板书拉大锯全文,学生在下面跟读。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
——主要从事畜牧业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被誉为 “草原骄子 ”。 蒙古族人主要吃奶制食品、牛肉和面食,他们热情好客,待人诚实,特别尊重长辈。 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独有的乐器马头琴相当出名。 模仿马的动作。 结束:时 间不早了,让我们在《牧童》的悠扬笛声中赶着自己的小羊、小牛儿回家 ——出教室结束本课。 教 学 反 思
步感受二胡和民族打击乐器锣鼓的音色特点和营造的气氛。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用歌声律动互相问好。 2.律动。 (音乐《过新年》) 二、复习歌曲《隆咚锵》。 1.跟音乐唱一唱。 2.边唱边加入动作或声势伴奏,唱一唱。 3.分组唱。 ( A 组唱歌、 B 组声势表演)。 4.合作表演。 ( A 组唱歌、 B 组声势伴奏、 C 组歌表演)。 三、欣赏《放鞭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