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下金属材料ppt课件1内容摘要:
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而锡的熔点低;若用锡灯丝则很容易熔断。 安 徽 巢 湖 谢 玉 荣 课 题 1 金 属 材 料 讨论: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并查阅有关资料分析下列问题。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比较 导电性 (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 ) 银 铜 金 铝 锌 铁 铅 (优 ) 100 99 74 61 27 17 (良 ) 密度 /(gcm3) 金 铅 银 铜 铁 锌 铝 (大 ) (小 ) 熔点 /℃ 钨 铁 铜 金 银 铝 锡 (高 ) 3410 1535 1083 1064 962 660 232 (低 ) 硬度 (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 ) 铬 铁 银 铜 金 铝 铅 (大 ) 9 45 (小 ) 4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 如果镀金会怎样。 镀铬:铬的硬度大,耐磨,保存时间长;铬耐腐蚀,可防铁制品生锈;镀铬也使水龙头美观大方。 镀金:更美观,更耐腐蚀,但金价格昂贵,硬度小,易磨损。 课 题 1 金 属 材 料 居 巢 黄 麓 谢 玉 荣 通过以上讨论,请说出你得到的结论: 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 , 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性质价格, 资源, 是否美观, 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 对环境的影响 …… 请问: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 资源丰富 无毒轻便 耐磨耐腐蚀 美观易加工 安 徽 巢 湖 谢 玉 荣 课 题 1 金 属 材 料 问:钢铁是一种物质吗。 “百炼成钢”蕴涵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 金属特征 的物质。 二、合金 如:铁的合金(生铁、钢),铜合金,铝合金,钛合金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关于铁的合金(生铁和钢)的内容,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钢、铁分别属于什么物质。 ,性能有哪些优越性。 课 题 1 金 属 材 料 居 巢 黄 麓 谢 玉 荣 【 实验 81】 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焊锡(锡铅合金)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 性质 比较 现 象 黄铜 铜 焊 锡 锡。人教版化学九下金属材料ppt课件1
相关推荐
现春天的美景 教具准备 : 电子 琴、 CD、节奏卡片 (卡片上画出相应的动物 )、各种能表现春天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们,春天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春意盎然,小草、小杜鹃、小动物们尽情地欢唱、尽情地跳舞 ,这时,有一位诗人见此美景,忍不住作了一首诗(显示古诗《春晓》): 春晓 春 眠 不 觉 晓 ,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 花 落 知 多 少。 师
《云》 演唱 《火车开啦》 《白云》 情景表演 《秋虫音乐会》 4 《西伦达》,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 设计简单的动作,参与集体舞的学习活动。 ,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白云 ,即兴编创动作进行歌唱表演等。 ,组织音乐游戏“秋虫音乐会 ” 节奏 xx x x 游戏中的身体协调及合作 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 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时 数 教 学 要 求 重 点 难 点
旋律 请你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模仿老师的节奏 XX X︱ XX X︱ XX X︱ XX X‖ (好朋友的名字)我们一起来唱歌 接龙的方法来朗诵歌词 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在空白处填上自己的名字来做自我介绍 再次朗诵歌词,并填上好朋友的名字 请完整演唱歌曲 随音乐拍手 模拟老师按节奏喊出名字 接龙朗诵 学唱歌曲 三、音乐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跟着音乐走一走,播放一段音乐
金属铝的应用 其他金属的应用 生活中金属的应用 根据生活经验,你所知道的金属有哪些。 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 他们又有那些物理性质呢。 观察它们的状态、颜色和光泽。 感觉一下同体积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 试试不同金属片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它们硬度是否相同。 用电池和小灯泡等试试他们能否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用手拿着金属一端,在酒精灯上方烘烤另一端(注意
比纯金属硬 【 展示实验 】 将绿豆大的焊锡、锡和铅放置在铁片上,加热铁片的中心部分,观察,比较焊锡和组成它的纯金属锡、铅的熔化温度 锡 焊锡 铅 现象 结论 焊锡最先熔化,锡次之,铅最后熔化 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 后退 世界 铝 的年产量仅次于铁,居第二位。 铝有较好的延展性可制成 ,用于 包装香烟、糖果 ;铝的 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 等优良性能,铝及其合金在 电线电缆工业 、 飞机
番茄汁、汽水、肥皂水、自来水、 醋、酱油、洁厕灵、用马桶 疏通剂配置的溶液、草木灰水 其他用品: PPT课件、纸巾 教学 手段 主要教 学方法 在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上 , 利用 PPT演示文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环节 1:从生活事例引出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和测定 环节 2:从生活事例引出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及其实质 环节 4:反思与巩固 环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