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土拨鼠教案内容摘要:
师: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 6 拍,强弱规律为“强、弱、弱、次强、弱、弱”。 学生边读数边跟老师划拍表示出来。 学唱歌曲第一句。 师:这首曲子是 6/8,书上第一小节为何只有一拍呢。 生: „„。 师:最后一小节补上了五拍。 老师弹前奏,给出拍子,提示念 5,第六拍开始唱“我”学生跟琴哼唱歌曲第一句。 按乐曲节奏读歌。20xx秋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土拨鼠教案
相关推荐
种乐器在演奏中都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你知道这几种乐器的发音吗。 (二)分段学习音乐《丰收锣鼓》。 师:有谁知道乐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主题。 (多提问几个学生) 学生 :丰收的喜悦之情。 师:丰收锣鼓通过情绪热烈的旋律展示了一幅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描绘了金秋田野的美景,抒发了劳动者喜获丰收的欢快心情。 师:下面咱们来分乐段欣赏《丰收锣鼓》。 乐曲分四个部分: (放第一部音乐) 师
他曾因恋爱失意而烦恼,影响到肝脏,致使听觉失聪。 1802 年他意识到耳病无法治愈时,曾经打算自杀,但是由于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终于克服了精神危机,写 出了明朗的《第二交响曲》。 学生:贝多芬。 提问: 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答: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 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 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歌曲曲作者及歌曲背景。 (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都有所了解) (二)反复聆听歌曲。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通过听录音范唱,感知歌曲的拍号、速度、情绪,感受盲童的内心世界。 ) 朗读歌词。 (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中,感受歌词的美,培养学生朗 诵的能力。 ) 教师范唱,学生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通过反复听赏,感知相似乐段的不同之处,感受歌曲各部分不同的演唱情绪) (三)学唱歌曲
《月光下的凤尾竹》视频。 提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结合刚才欣赏的美丽景色和动听的音乐,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表述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使学生在聆听音乐后结合自己看到的和对傣族的了解来进一步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 ( 2)师简介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原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一首节奏舒缓、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
这一次大家的感受还和刚才一样吗。 生说自己的感受。 学唱歌词 : ( 1)读除衬词以外的歌词。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 46页,我们一起把歌词读一下,括号里的衬词先不读。 ( 2)师范读衬词。 师:下面大家读第一段歌词,老师把衬词加进去。 ( 3)生学读衬词。 ( 4)生连起来读第一段的词。 学唱歌曲 : ( 1)随琴轻唱第一段。 ( 2)纠正切分节奏、上波音的演唱
( 3)加上动作。 师:老师根据鸟叫声的音高不同,编几个动作分别来表现不同姿态的小鸟。 ( 4)听辨参与动作。 师:你听到歌中出现了哪种鸟 叫就用对应的动作表现出来。 ( 5)出示歌谱,边唱边表现(跟唱)。 老鸟,小鸟的歌声。 (第一、三、四乐句第一声部的学习)。 ( 1)唱曲。 ( 2)唱词。 声音处理:第一乐句表现老鸟、小鸟的互动,一组唱老鸟(前半句),音色浑厚圆润;一组唱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