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第十单元第16讲常见的酸和碱内容摘要:

中和测定,向采集到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所配制的稀硫酸,并不断测定溶液的 pH 值,当 pH = 7时,消耗稀硫酸 1 60 g。 通过计算判断此时电解槽中N aO H 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 设 100 g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x H2SO4 + 2N aO H == =N a2SO4 + 2H2O 98 80 160 g % x 中小学课件 9880=160 g %x x = 32g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2 g100 g 10 0% = 32% 32% < 35% ,所以判断此时电解槽中 N aO H 溶液没有达到高浓度标准。 中小学课件 考点训练 中小学课件 常见的酸和碱 (一 ) (时间: 45分钟 分值: 100分 ) 中小学课件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 1 . ( 2020 广安 )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使质量增加的是 ( ) A .浓硫酸 B .氯化钠 C .烧碱 D .浓盐酸 中小学课件 解析: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氯化钠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质量不变;烧碱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会减少。 答案 : C 中小学课件 2 . ( 2020 宜宾 ) 下表是部分常见物质的 pH ,在这些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 ( ) 物质 厕所清洁剂 橘汁 草木灰水 柠檬汁 pH A. 厕所清洁剂 B .草木灰水 C .柠檬汁 D .橘汁 中小学课件 解析: 酸溶液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酸性溶液 pH 小于 7 ,碱性溶液 pH 大于 7 ,故选 B。 答案 : B 中小学课件 3 . ( 2020 广州 ) 向含有酚酞的 N aO H 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 pH 可能是( A ) A . 5 B . 9 C . 12 D . 13 中小学课件 4 . ( 201 4 乐山 ) 下图是某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物质测出的 pH 示意图,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食泡菜 C .施用草木灰可以降低土壤碱性 D .鸡蛋清的碱性比牙膏强 中小学课件 解析: 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 ,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碱性溶液的 pH 大于 7 ,呈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酚酞溶液变红;中性溶液的 pH等于 7 ,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葡萄汁的 pH 等于 4 ,呈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 A 错误;泡菜的 pH 等于 3 ,呈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食泡菜,故 B正确;草木灰的 pH 等于 10 ,呈碱性,不能用于降低土壤碱性,故 C 错误;鸡蛋清的 pH 为 8 ,牙膏的 pH为 9 ,牙膏的碱性强于鸡蛋清,故 D 错误。 答案 : B 中小学课件 5 . ( 2020 重庆 ) 某同学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D ) A .先用 pH 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溶液 B .先用水润湿 pH 试纸再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 .用 pH 试纸测得石灰水的 pH = 5 D .用 pH 试纸测得盐酸的 pH = 1 中小学课件 6 . ( 20 14 烟台 ) 实验室 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 .浓盐酸 —— 防止挥发 B . N aO H 溶液 —— 防止与 CO2反应 C .浓硫酸 —— 防止吸水 D .生石灰 —— 防止与氧气反应 中小学课件 解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生石灰易吸水。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故 A 正确;氢氧化钠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故 B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故 C 正确;生石灰易与水反应,不与氧气反应,故 D 错误。 答案 :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密封保存的原因 ,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中小学课件 7 . ( 2020 襄阳 ) ① 酸奶 ② 肥皂水 ③ 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 酸奶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 pH = 7。 它们的 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B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②①③ D . ③①② 中小学课件 8 . ( 2020 昆明 ) 在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C ) A .红色 → 蓝色 B .蓝色 → 红色 C .红色 → 无色 D .无色 → 红色 中小学课件 9 . ( 2 014 苏州 ) 下列关于溶质质量分数为 9 8% 的浓硫酸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D ) A .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B .浓硫酸与水混合时溶液温度迅速升高 C .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而被装入干燥器中使用 D .浓硫酸腐蚀衣物和皮肤是物理变化 中小学课件 10 . ( 2020 梅州 ) 物质 X 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 X 可能是 ( ) ① X +碱 → 盐+水 ② X +金属氧化物 → 盐+水 A . H C l B . CO C . N aO H D . C aO 中小学课件 解析: 物质 X 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 ① X+碱 → 盐+水、 ② X +金属氧化物 → 盐+水,解答本题可采用带入验证法,结合酸的化学性质 ( 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 ) 、碱 的化学性质 ( 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 ) ,进行分析判断。 盐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则 X 可能是盐酸,故 A 选项正确; 中小学课件 CO 不能与碱反应,故 B 选项错误; N aO H 不能与碱反应,故 C 选项错误;氧化钙既不能与碱反应也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 D 选项错误。 答案 :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 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 ) 、碱的化学性质 ( 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 ) 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中小学课件 二、填空题 ( 共 18 分 ) 11 . (6 分 ) ( 2020 衡阳 ) 硫酸和盐酸都是实验室常用的酸,它们有许多相似的性质。 ( 1) 水溶液的 pH 都 小于 7( 填 “ 大于 ” 、 “ 小于 ”或 “ 等于 ” )。 ( 2) 都能除去铁锈。 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可看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颜色变为 黄色。 中小学课件 ( 3) 都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请写出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 aO H + H2SO4== =N a2SO4+ 2H2O。 中小学课件 解析: ( 1) 硫酸和盐酸均显酸性,水溶液的 pH 都小于 7。 ( 2)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看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颜色变为黄色。 ( 3)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 aO H + H2SO4== =N a2SO4+ 2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中小学课件 12 . ( 12 分 ) ( 2020 凉山州 ) 如图如示,若将稀 H2SO4比作初三学生在 “ 应急演练 ” 中,要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 处,各层都有三道门 ( 空白处为通道 ) ,稀硫酸要在每层中至少打开一道门 ( 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 ) 才能到达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课件 ( 1) 若按 “ 距离最短 ” 的原则疏散,则其疏散路线由上至下依次为 ( 填化学式 ) 进口→ Fe → Fe2O3→ C a ( O H )2→ B aC l2→ Na2CO3→ 出口。 若按 “ 速度最快 ” ( 化学反应速度最快 ) 的原则疏散,则应将上述疏散路线中第五层改为 ( 填化学式 ) Mg ,所有楼层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共有 8 种。 中小学课件 ( 2) 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三层时的物质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 a( O H )2+ CO2== =C a C O3↓ + H2O。 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无法通过第 二 层。 中小学课件 解析: ( 1) 若按 “ 距离最短 ” 的原则疏散,则 其疏散路线由上至下依次为:先和铁反应,再和氧化铁反应,再和氢氧化钙反应,再和氯化钡反应,再和碳酸钠反应;若按 “ 速度最快 ” 的原则疏散,则应将上述疏散路线中第五层改为 Mg ,因为镁与稀硫酸反应比铁与稀硫酸的速率更快;能和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有铁、镁、氧化铁、氢氧化钙、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氯化钡、碳酸钠共 8 种。 中小学课件 ( 2)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a( O H )2+ CO2== =C a C O3↓ + H2O ;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无法通过第二层,因为第二层中的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钾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中小学课件 三、实验题 ( 共 28 分 ) 13 . ( 16 分 ) ( 2020 潍坊 )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重要试剂,请回答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