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五单元第8讲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内容摘要:
16 g20 g 100 % = 80 %。 ( 2) 设生成氯化铁的质量为 x Fe2O3+ 6H C l == =2 Fe C l3+ 3H2O 160 325 16 g x 160325=16 gx x = 32. 5 g 中小学课件 最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6 g + 184 g = 20 0 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g200 g 100% =% 答: ( 1) 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 2)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6. 25%。 中小学课件 考点训练 中小学课件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7 分,共 35 分 ) 1 . ( 201 4 遵义 ) 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中小学课件 A . ③ 中氩气 ( A r ) 作反应物 B .钛酸亚铁 ( F e T i O3) 中钛元素为+ 3 价 C . ② 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 CO 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 7 ∶ 1 D . ① 中反应为: 2F e T i O3+ 6C + 7Cl2== = 2X +2T i C l4+ 6 C O ,则 X 为 F e C l3 答案 : C 中小学课件 2 . ( 201 4 德阳 ) 金属单质 M 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 2M + S = = = = =△M2S。 甲、乙两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 M 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 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 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M 的质量 /g S 的质量 /g M2S 的质量 /g 甲 乙 A .64 B . 56 C . 39 D . 23 中小学课件 解析: 甲、乙两组数据相比,可知:乙组 M 的质量增加但生成物没增加,说明乙中的 S 已完全反应,甲组的 S 的质量比乙组多,但生成物没有增加,说明甲组的 M 已完全反应,所以 6 .0 g M 与 1. 5 g S 恰好完全反应。 设 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x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二者的质量关系,可列式为 2 x ∶ 32 = 6. 0 g ∶ g 可解得 x = 64。 答案 : A 中小学课件 【点评】 对数据的正确分析,发现规律,得 出相应的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中小学课件 3 . ( 20 14 株洲 ) 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不发生变化 B .此反应过程中只有物质变化,没有能量变化 中小学课件 C .在任何条件下, H2和 Cl2均不能大量共存 D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 2 g H2和 71 g C l2发生反应可生成 7 3 g H C l 解析一: 由微观示意图 可知,其反应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H2+ Cl2== = 2H C l ,利用化学方程式即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气、氯气及生成的氯化氢的质量比。 中小学课件 解析二: 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 H2+ Cl2==== =点燃2H C l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都是 2 ,没有改变,但不是所有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不变,故 A 错误;此反应过程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会放出热量,故 B 错误;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是需要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发生的,故 C 错误;反应中氢气和氯气的质量比是 2 ∶ 71 ,故 D 正确。 答案 : D 中小学课件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微观模型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中小学课件 4 . ( 双选 ) ( 2 014 绥化 ) 现有一包由铁粉、木炭粉、镁粉组成的固体混合物 5 g ,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100 g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g 、滤渣 1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0. 2 g B .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和盐酸 C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 % D .若滤渣的成分是木炭粉,则混合物中铁、镁的质量比为 1 ∶ 1 中小学课件 解析: 铁粉、镁粉可以与稀盐酸反应并释放出氢气,木炭粉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5 g+ 1 00 g - 103. 8 g - 1 g = 0. 2 g ,故 A 正确;若铁粉、镁粉恰好与稀盐酸反应,滤液中只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故 B 错误;当铁粉、镁粉恰好与稀盐酸反应时,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最小,设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 x , 中小学课件 由铁粉、镁粉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 +2H C l == =Fe C l2+ H2↑ 、 Mg + 2H C l == =Mg C l2+ H2↑ 可得关系式 2H C l ~ H2 73 2 x g 73x=2 g x = g 此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g100 g 1 00% =% 中小学课件 所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 7. 3% 故C 正确; 设两种金属的混合平均分子质量为 y。 由铁粉、镁粉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 + 2H C l == =Fe C l2+ H2↑ 56。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五单元第8讲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相关推荐
3 . ( 2020 成都 )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Fe > Cu > 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反应 Cu + F e S O4== =F e + C u S O4可以发生 B .反应 Fe + 2A g N O3== =2 A g + F e ( N O3)2可以发生 C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D .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研制出世界上最轻、吸油力最强的固体 —— 碳海绵。 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 A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 .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D .可处理海上泄漏的石油 中小学课件 5 .炭雕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 如右图 ) ,其主要成分是木炭。 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中小学课件 2 . “ 吃得营养,吃得安全,吃出健康 ” 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A .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B .用霉变的花生榨花生油 C .用甲醛溶液保存海鲜 D .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 中小学课件 3 .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D )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4 .元素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成分,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3)易分: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4)复原:被保留的物质能恢复原状。 2. 除杂方法 (1)被提纯物质和杂质均为固体 ①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中一种可溶于水,另一种难溶于水时,可选用水,也可用其他物质; ②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两种都难溶于水时: 固体作除杂试剂,应选用气体或液体。 例如,除去碳粉中的氧化铜,可加酸过滤即可; 后的金属混有氢前的金属时,也可以加酸。 例如,除去铜单质中的锌
( ) A. CO CO2 Na2CO3溶液 B. Cu Cu(NO3)2溶液 Cu(OH)2 C. Fe Fe2O3 Fe2(SO4)3溶液 D. CaO Ca(OH)2溶液 NaOH溶液 △ NaOH溶液 CuO AgNO3溶液 NaOH溶液 点燃 稀硫酸 O2 H2O Na2CO3溶液 【 解析 】 A中,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且反应需要加热,操作较为复杂,且用一氧化碳
应,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 NaCl+H2O,两者发生反应,但无气体产生,即 O~a段;待 NaOH被反应完全, NaHCO3再与稀盐酸发生发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HCl NaCl+H2O+CO2↑,即 a~b段。 反应到达 b点时,NaHCO3和 NaOH均与稀盐酸反应完,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针对训练 (’ 14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