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部分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内容摘要:
( ) A.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 图示中 x的数值为 3 C.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 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2∶ 7 【 方法指导 】 (1)若有未参加反应的物质,抵消化学反应前后相同的物质 (即由相同小球组成,且结构也相同的物质 )。 (2)若小球代表的原子已知,则可以根据反应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小球代表的原子未知,则根据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配平,然后根据反应特征判断基本反应类型。 (3)根据化学方程式或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元素的种类、原子种类和个数、分子种类和个数是否发生变化。 【 解析 】 由微观模拟示意图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H2O CO+3H2。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所以不属于置换反应, A正确;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可知 x为 3, B正确;反应前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1,反应后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0,所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正确;反应中甲与丙的质量比为16∶ 28=4∶ 7, D错误。 【 答案 】 D 8 0 0 C 9 0 0 C 催化剂 例 5(’ 15南阳模拟 )将一定量的苯 (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 X。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表中 m的值为 B.物质 X由碳、氧元素组成 C.物质 X由碳、氢元素组成 D.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 纯净物 苯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 /g 0 0 0 反应后质量 /g 0 0 m 【 方法指导 】 ① 根据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计算出未知量 ↙↘ ③ 质量增加 —— 生成物;质量减少 —— 反应物;质量不变 —— 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与反应的杂质质量 ④ 反应物减少的质量之比 —— 反应物的质量比 生成物增加的质量之比 —— 生成物的质量比 ⑤ 判断反应类型 ② 计算出各种物质减少的质量或增加的质量 ↓ ↓ 【 解析 】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反应消耗了 g苯、 g氧气,生成了 g二氧化碳、 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X的质量为 g+ g= g,则 m=, A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反应物苯中碳元素质量为 g = g、氢元素质量为 g= g,氧元素质量为 g;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 g = g, 727872781244氧元素质量为 g= g,生成物水中氢元素质量为 g = g,氧元素质量为 = g;对比以上数据可知 X中含有碳元素质量为 g g= g,氧元素质量为 = g,氢元素质量为 g=0 g,可知 X由碳、氧元素组成,B正确、 C错误;设生成二氧化碳、水中分子个数比为 m∶ n,则 ,解得 , D正确。 【 答案 】 C 2184 4 m 6 . 6 g =1 8 n 2 . 7 g m 1 =n 1 【 难点突破 】 定量计算 X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是本题的难点。 题中给出了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故可根据氧气、二氧化碳、水中氧元素的质量计算出 X中氧元素的质量,根据苯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计算出 X中碳元素的质量,根据苯、水中氢元素的质量计算出 X中不含氢元素。 ( ’ 13河南 9题 1分)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 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 “ 异常 ” 现象。 推测该气体可 能是 ( ) B. 二氧化硫 C. 二氧化碳 D. 一氧化碳 【 解析 】 分析锌粒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 “ 异常 ” 现象的原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因为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 , 因此 , 不可能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 又因为气体是无色无味的 , 因此不可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 故选 A。 【 答案 】 A ( ’ 1 5河南 17题 2分) 在点燃条件下, g C2H2 与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g CO g H2O 和 x g CO。 则 x= 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2H2+9O2 6CO2+4H2O+2CO 点 燃 【 解析 】 根据题干信息“ C2H2与 O2恰好完全反应”,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C2H2和 O2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 CO H2O及 CO的质量之和,则可列等式:。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部分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
相关推荐
如气闷、头昏等 )。 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 【 注意 】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之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 ②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循环 ③温室效应 (2020年 T1)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一是 __________的燃烧,二是森林不断 减少。 二氧化碳、甲烷、 臭氧等 化石燃料 :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
Zn+ 2HCl ZnCl2+ H2↑ Fe+ 2HCl FeCl2+ H2↑ Zn+ H2SO4 ZnSO4+ H2↑ Fe+ H2SO4 FeSO4+ H2↑ 【 温馨提示 】 ① 金属与酸反应都产生气泡,放出热量,但是多少有别。 ②大多数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但铁反应后生成 +2价,并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③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质量均增加。 3.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1)规律 :金属
: 物 质 甲 乙 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 /g 5 2 0 中小学课件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 .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 .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20 ℃ 时,甲的溶解度最大 答案 : C 中小学课件 2 . ( 2020 黔东南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将 10 0 m L 饱和 C a( O H
为纯净物,反之为混合物 联系 不同种 同种 考点五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分解反应 1.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内容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2020年 T15第二空 ) 概念 由① ___种或② ___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③ ___种或④ ___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 A+B+…→C A→B+C+… 特点 多变一 一变多 两 两 两 两 2. 氧化反应
CaSO4 + 2H2O 2NaCl+ H2O+ CO2↑ BaSO4 ↓ + 2HCl 考点三 常见的碱 (必考 ) 1. 定义: 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的化合物。 2.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及主要用途 物质 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钙[ Ca(OH)2] 俗称 苛性钠、 ____、火碱 ______ (石灰浆、石灰乳的主要成分 )、消石灰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体验考试 类型一 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命题角度:通过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或粒子的数量变化 ,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宏观及微观意义的理解。 例 1 2020 芜湖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 /g 0 0 0 反应后质量 /g 0 0 a 中小学课件 第 6课时 ┃ 化学方程式 考点聚焦 考试探究 体验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