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部分第10单元课时1常见的酸和碱内容摘要:
CaSO4 + 2H2O 2NaCl+ H2O+ CO2↑ BaSO4 ↓ + 2HCl 考点三 常见的碱 (必考 ) 1. 定义: 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的化合物。 2.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及主要用途 物质 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钙[ Ca(OH)2] 俗称 苛性钠、 ____、火碱 ______ (石灰浆、石灰乳的主要成分 )、消石灰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 微溶 吸水性 易 ____,可作干燥剂 烧碱 熟石灰 吸水 物质 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钙[ Ca(OH)2] 腐蚀性 强腐蚀性( 2020年 T2) 腐蚀性较差 制法 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CaO+H2O Ca(OH)2 用途 固体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020年 T17(1)],化工原料。 制肥皂、造纸。 可用于去油渍 工业 :制漂白粉。 农业 :改良酸性土壤 (2020年T3A)、配制波尔多液、用于建筑行业如砌砖、粉刷墙壁[ 2020年T18(2)] 【 特别提醒 】 (1)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固体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 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想一想 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 H O2等气体,能否用来干燥 CO SO2。 不能用来干燥 CO2和 SO2,因为氢氧化钠会和 COSO2等酸性气体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3. 其他常见的碱: 氢氧化钾 (KOH)、氨水 (NH3 H2O)。 4. 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视频 — 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碱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OH﹣。 物质 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钙[ Ca(OH)2]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变 ___,无色酚酞溶液变 ___ 与非金 属氧化 物反应 2NaOH+ CO2 ______________ [ 2020年 T17第一空、 2020年 T21(4)] 2NaOH+ SO2 _____________ Ca(OH)2+ CO2 _______________ [ 2020年 T18第一空、 2020年 T18(2)] Ca(OH)2+ SO2 _______________ 蓝 红 Na2CO3+ H2O Na2SO3+ H2O CaCO3↓+ H2O CaSO3↓+ H2O 物质 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钙[ Ca(OH)2] 与酸反应 2NaOH+ H2SO4 _______________ Ca(OH)2+ 2HCl _______________ 与某些 盐反应 2NaOH+ CuSO4 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 Na2CO3 _________________ Cu(OH)2↓+ Na2SO4 CaCO3↓+ 2NaOH Na2SO4+ 2H2O CaCl2+ 2H2O 【 特别提醒 】 (1)有颜色且不溶于水的碱: Cu(OH)2蓝色沉淀; Fe(OH)3红褐色沉淀;难溶性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2)在空气中易变质的碱:易溶性 (或微溶性 )碱久置于空气中均易变质。 如 NaOH、 Ca(OH)Ba(OH)2等;变质原因是它们与空气中的 CO2反应,生成碳酸盐。 如 CO2+ 2NaOH Na2CO3+ H2O。 想一想 ① 如何区分 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浑浊的是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 NaOH溶液。 ②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CO2气体,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CO2,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明显的现象,故用来检验二氧化碳;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强,故用来吸收二氧化碳。 5.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详见实验突破栏目 ) (1)氢氧化钠变质原理: 2NaOH+CO2 Na2CO3+H2O (2)氢氧化钙变质原理: Ca(OH)2+CO2 CaCO3↓+H2O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一 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重难点 ) 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近 8年考查 12次,常考命题点有:①酸的常见化学性质 (考查 6次 );②酸的特殊性质(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的吸水性,次氯酸的漂白性 )(考查 4次 );③浓硫酸的稀释 (考查 2次 )。 考查形式不固定,各种题型均有涉及。 例 1 (’ 15遵义 )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 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 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 A.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B.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C. 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 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 解析 】 酸的化学通性有: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反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是所有酸都具有的性质,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是盐酸特有的性质,如硝酸就不具备这一性质,故选 C。 【 答案 】 C 【 难点突破 】 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均为H+。 酸的通性有:①酸跟指示剂反应;②酸跟活泼金属反应;③酸跟金属氧化物反应;④酸跟碱反应;⑤酸跟盐反应。 但是同时也要注意一些酸的特性,如盐酸。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部分第10单元课时1常见的酸和碱
相关推荐
为纯净物,反之为混合物 联系 不同种 同种 考点五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分解反应 1.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内容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2020年 T15第二空 ) 概念 由① ___种或② ___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③ ___种或④ ___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 A+B+…→C A→B+C+… 特点 多变一 一变多 两 两 两 两 2. 氧化反应
( ) A.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 图示中 x的数值为 3 C.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 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2∶ 7 【 方法指导 】 (1)若有未参加反应的物质,抵消化学反应前后相同的物质 (即由相同小球组成,且结构也相同的物质 )。 (2)若小球代表的原子已知,则可以根据反应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小球代表的原子未知,则根据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配平
如气闷、头昏等 )。 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 【 注意 】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之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 ②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循环 ③温室效应 (2020年 T1)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一是 __________的燃烧,二是森林不断 减少。 二氧化碳、甲烷、 臭氧等 化石燃料 :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
体验考试 类型一 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命题角度:通过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或粒子的数量变化 ,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宏观及微观意义的理解。 例 1 2020 芜湖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 /g 0 0 0 反应后质量 /g 0 0 a 中小学课件 第 6课时 ┃ 化学方程式 考点聚焦 考试探究 体验考试
集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 方法 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 方法
代数和为零 , 分别计算出 NO 2 、 NH 4 Cl 、 N aN O 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3 、+ 5。 单质 N 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0 价; 因此,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NH 4 Cl 、 N 2 、 NO 2 、 N aN O 3。 [听课笔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