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基础复习第7课时碳和碳的氧化物内容摘要:
集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 方法 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 方法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收集 方法 装置图 (续表)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收集满了 中小学课件 第 7课时 ┃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聚焦 考试探究 体验考试 考点 4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及温室效应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图 7- 3 氧气 二氧化碳 中小学课件 第 7课时 ┃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聚焦 考试探究 体验考试 2.温室效应 (1)概念:大气中的 ____________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 (2)危害:全球气候 _____,两极冰川 _____,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防治措施:减少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如 ________、风能、地热能等;大力________、禁止乱砍滥伐。 二氧化碳 变暖 融化 煤、石油、天然气 太阳能 植树造林 中小学课件 第 7课时 ┃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聚焦 考试探究 体验考试 【 易错点归纳 】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2.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使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有碳酸生成,易误认为是二氧化碳本身使石蕊溶液变红。 3.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易误认为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4.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易被学生误认为有毒。 5.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是“能”溶于水而不是“易”溶于水;一氧化碳的毒性是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而不是物理性质。 中小学课件 第 7课时 ┃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聚焦 考试探究 体验考试 类型一 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 命题角度:几种常见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及碳的化学性质的应用。 例 1 2020 淮南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燃烧时只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性质也不完全相同 D.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C 中小学课件 第 7课时 ┃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聚焦 考试探究 体验考试 [解析 ] 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石墨是深灰色固体,故 A选项说法错误;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 B选项说法错误;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性质也不完全相同,故 C先项说法正确;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故 D选项说法错误。 [听课笔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小学课件 第 7课时 ┃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聚焦 考试探究 体验考试 类型二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命题角度:判断二氧化碳性质或用途的正误 , 比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或用途。 例 2 2020 苏州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B 中小学课件 第 7课时 ┃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聚焦 考试探究 体验考试 [解析 ] 二氧化硫是引发酸雨的“罪魁”,而不是二氧化碳,故 A错误; 干冰升华吸收热量,所以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故 B正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 C错误; 二氧化碳无毒且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人教版中考化学基础复习第7课时碳和碳的氧化物
相关推荐
体验考试 类型一 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命题角度:通过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或粒子的数量变化 ,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宏观及微观意义的理解。 例 1 2020 芜湖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 /g 0 0 0 反应后质量 /g 0 0 a 中小学课件 第 6课时 ┃ 化学方程式 考点聚焦 考试探究 体验考试
CaSO4 + 2H2O 2NaCl+ H2O+ CO2↑ BaSO4 ↓ + 2HCl 考点三 常见的碱 (必考 ) 1. 定义: 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的化合物。 2.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及主要用途 物质 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钙[ Ca(OH)2] 俗称 苛性钠、 ____、火碱 ______ (石灰浆、石灰乳的主要成分 )、消石灰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为纯净物,反之为混合物 联系 不同种 同种 考点五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分解反应 1.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内容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2020年 T15第二空 ) 概念 由① ___种或② ___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③ ___种或④ ___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 A+B+…→C A→B+C+… 特点 多变一 一变多 两 两 两 两 2. 氧化反应
代数和为零 , 分别计算出 NO 2 、 NH 4 Cl 、 N aN O 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3 、+ 5。 单质 N 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0 价; 因此,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NH 4 Cl 、 N 2 、 NO 2 、 N aN O 3。 [听课笔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表) 气泡冒出 集气瓶口 中小学课件 第 2课时 ┃ 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聚焦 考试探究 体验考试 【 注意 】 (1)用 H2O2制取氧气时, MnO2是催化剂;用 KMnO4制取氧气时, MnO2是生成物。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要点: ①装配好仪器,要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口应 __________倾斜,防止水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每一纵行 (即 ______):周期表的 18个纵行中,除第 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 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共有 16个族。 周期 7 7 族 中小学课件 第 3课时 ┃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聚焦 考试探究 体验考试 考点 7 离子 1 . 定义 :因 _ __ __ __ _ __ 而带电荷的原子。 2 . 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 _ __ __ _ 电荷的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