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四物质的推断内容摘要:
别分析只要一步转化就符合进行判断。 由于 N a N O3不能一步转化为 N a C l ,故 A 错误;由于 C u O 不能一步转化为C u ( O H )2,故 B 错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 酸钙, 中小学课件 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故 C 正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了水和氧气,水电解生成了氧气,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水,故 D 正确。 答案 : C D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考查,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中小学课件 2 . ( 2020 潍坊 ) 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 x 、 y 、 z ,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 y和 z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 x 和 y 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 则 x 、 y 、 z 分别是 ( ) A . CH4 H2 C O B . CH4 CO H2 C . CO CH4 H2 D . H2 CH4 CO 中小学课件 解析: 根据只有 y 和 z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滴出现,说明 x 中不含 H 元素,就可以判断正确答案是 C ;再根据只有 x 和 y 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判断 z 中不含 C 元素。 答案 : C 中小学课件 3 . ( 2020 乐山 ) 如图所示,其中 X 、 Y 、 Z 、 R 、 E分别是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 图中短线相连的物质间均能相互发生反应,已知 X 和 R 反应有气泡出现。 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中小学课件 A . X 是稀硫酸 B . X 和 Z 反应无明显现象 C . R 与 E 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 D . E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 Y 中小学课件 解析: X 和 R 反应有气泡出现,则 X 和 R 一种为稀硫酸,另一种为碳酸钠溶液,所以 Z 一定为氢氧化钡, Y 一定为二氧化碳, E 为氧化铜,由此可推知, R为稀硫酸, X 为碳酸钠。 X 为碳酸钠不是稀硫酸,故 A错误; X 和 Z 反应时会出现白色沉淀, B 错误; R 与E 反应时,黑色氧化铜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 错 误;氧化铜与碳或一氧化碳加热反应时可生成二氧化碳, D 正确。 答案 : D 中小学课件 4 . ( 201 4 上海 ) 碱石灰是 N aO H 与 C aO 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 ( ) 选项 A B C D 滤液中 的溶质 NaOH、Ca(OH)2 NaOH NaOH、Na2CO3 Na2CO3 滤渣 CaCOCa(OH)2 Ca(OH)2 CaCOCa(OH)2 CaCO3 中小学课件 解析: N aO H 露置于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部分变质生成少量 Na2CO3,向该碱石灰中加水后, C a O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Na2CO3与氢氧化钙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C a ( O H )2+ Na2CO3== = C aC O3↓ + 2N aO H ,由于Na2CO3的量少而 C a ( O H )2的量多,且 C a ( O H )2微溶于水,故反应后的溶液中不会有 Na2CO3,而会含有过量的C a( O H )2。 因此过滤后,滤渣中一定有 C a C O3,还有未溶解的 C a( O H )2,滤液中一定含有 N aO H 和 C a( O H )2。 答案 : A 中小学课件 二、填空题 ( 共 74 分 ) 5 . (8 分 ) ( 2 014 泸州 )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 N aC l 、N aN O M g C l C u S 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小明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中小学课件 根据以上实验,回 答: ( 1) 操作 ① 是 过滤。 ( 2)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 硫酸铜。 ( 3) 生成沉淀 A 的化学方程式是 M gC l2+ 2N aO H == = M g( O H )2↓ + 2 N aC l。 ( 4) 根据上述实验 不能 ( 填 “ 能 ” 或 “ 不能 ” ) 确定原固体粉末中含有 N a C l 、 N a N O3。 中小学课件 解析: 固体粉末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 液,说明固体粉末中没有硫酸铜;无色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白色沉淀,因为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生成沉淀 A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M g C l2+2N aO H == =M g ( O H )2↓ + 2N a C l ;氯化钠、硝酸钠都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都不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和硝酸钠。 中小学课件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盐的知识。 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氢氧化镁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就可较快解答该题。 中小学课件 6 . (6 分 ) ( 2020 昆明 ) A 、 B 、 C 、 D 、 E 、 F 都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A 、 C 组成元素相同, D 为红色固体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如下: ( 图中 “→” 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 中小学课件 ( 1) 分别写出 E 、 F 的化学式: E C , F O2。 ( 2) 写出 A 和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u O + CO = = = = =△Cu + CO2。 解析: D 为红色固体单质,故 D 为铜, A 、 C 组成元素相同,则 A 是一氧化碳, C 是二氧化碳, B 是氧化铜,根据 C 与 E 反应生成 A ,可知 E 是碳, D 和F 反应生成 B ,可知 F 是氧气。 中小学课件。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四物质的推断
相关推荐
质的关键是看最外层电子数。 第 10课时 ┃ 粒子构成物质 物质的多样性 中小学课件 类型四 粒子的性质 例 4 [2020临沂 ]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 —— 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给轮胎打气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 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B 考点聚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小学课件 专题突破四 ┃ 实验设计 专题分析 重难突波 突破二 测定物质的组成 例 2 2020 江西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干电池中物质的成分,将电池剥开时闻到异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 [提出问题 ]
钠的证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Ⅳ 步所得滤液中除指示剂外,还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于 BaCl2 有气泡产生,上层清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第 Ⅱ 步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后,上层清液仍为红色 NaCl、 BaCl HCl 专题分析 重难突波 中小学课件
民在收获了水果之后,都是放到大集市上去卖的,他们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就开始大声介绍自己的水果有多么棒,希望大家都去买。 你们来看看你认识哪些水果 ? 3. 现在,让我们来听听那些人是怎么样叫卖这些好看又美味的水果的 .(第一遍听全曲 )、完整的感受《木瓜恰恰恰 》,随乐在 XX X处模仿老师拍手。 他们来向大家介绍这些美味的水果好吗。 三教学过程 (节奏练习 ) X X X . X X X X
接反映。 在陕北,人们用民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唱出自己的所见所闻。 在大山里放牧的时候,有时为了消除寂寞,就会用拦羊嗓子、喊牛声,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他们创作的民歌大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 音调自由奔放、豪迈。 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首非常有名的陕北民歌。 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 ( 1)初听 歌曲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富有激情、有活力、热烈) (
4. 56 3 2117 6 3 6 1 6 5 67 6 4 56 3 2117 73 6 进行对比唱一唱 4.分析附点:演唱附点部分并加以分析,带有推动的感觉,要求学生身体坐直,眉毛高耸,喉咙打开,把声音放出来,用歌声来表现热烈、奔放的情绪。 师揭示乐曲的情绪是热烈奔放,让生聆听第一主题的第二部分 :接下去给你们播放的这部分音乐更加热烈奔放,为什么。 让生聆听。 出示: 2/4 33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