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项复习-说明文复习内容摘要:
说荔枝的形态和果实 ,再介绍荔枝生产的有关情况 ,这是由主到次。 介绍荔枝的形态和果实时 ,按由外到内 、由表及里的顺序说明 . B 逻辑顺序 文章开头描述花朵的红色、春天的红紫烂漫,这是介绍现象, 主体部分详析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这是说明本质。 按由现象到本质的顺 序说明 . A:《 南州六月荔枝丹 》 B:《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说明文的表述 ,要符合客观实际 ,无论 时间 、空间、数量、范围、程度 等方面都 要准确无误 . 如 《 苏州园林 》 中 “ 大多 引用活水” 、 “ 往往 安排桥梁” 、 “ 决 不雷同” 、“ 尽量 工细”等语言 ,都极为准确 . 《 雨林的毁灭 世界性灾难 》 中 “ 至少 有 2500种潜在的新水果和蔬菜生长在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中 .” 《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 中 “有生物学家认为 ,到 2050年 ,人类的平均寿命 可能 增长到 150岁 .” 《 南州六月荔枝丹 》 中 “荔枝大小 ,通常 是直径三四厘米 ,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 限制性词语如:更、大约、常常、估计、也许、比较、几乎、相当、当时、可能、左右、可算 ……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常 见 题 型 A “一个句子中 ,。中考专项复习-说明文复习
相关推荐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第四届 《白鹿原》(陈忠实) 《战争和人》(王火) 《白门柳》(刘斯愤) 《骚动的秋》(刘玉民) 第五届 《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部)》(王旭峰) 小说欣赏中的感受方法 1. 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 例如
犬”准备出击时,那只倒地的母狼居然又站了起来 ,衔起肉,仍旧向山后飞奔。 柱子顿时睁大了眼睛,凭他的手法,绝对击中要害了,可这 …… 柱子只好又补了一枪。 不料,奇迹居然又发生了,那狼竟又衔起肉,硬是绕到了山后。 柱子说:“还没有哪个动物能挨了我两枪仍能站起来。 ”我也纳闷,“这狼为什么老是不放那块肉呢”我们带着惊讶,飞快地冲向那座小山。 来到山后,沿血迹走近一看,我们都愣住了:一个干净的山洞里
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 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 (段 )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 返回 具体技法 散文的赏析无非就是把握作品的主题,感受作品的语言和形式美 : ⑴ 文章的题目 如 《 背影 》 ⑵ 游踪或见闻感受 ( 游记类散文一般以为线索 )如 《 阿里山纪行 》
造函数,转化为确定函数的零点位于的区间 . 3. C 【解析】 ∵ , f(2)= 2+ lg2- 3= lg2- 1< 0, , f(3)= 3+ lg3- 3= lg3> 0,又 f(x)是 (0,+ ∞) 上的单调递增 函数,故选 C. 4. C 【解析】数形结合, f(x)= (x- 2)(x- 5)- 1的图象为 f(x)= (x- 2)(x- 5)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逆向思维为
【 答案 】 1A, , 典型例题解析 【 例 1】 如图 82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开关 S闭合 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由 b向 a移动的过程中,关于两表读数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A 图 823 典型例题解析 【 例 2】 某用电器的电阻为 120欧姆,要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电路总电压 的,应该跟用电器 __联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