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word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教师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 汉武帝 是 如何实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 : 同时,课件出示“ 焚书坑儒 ” 图片 ,思考 秦始皇统一思想的做法。 提出问题: 秦始皇的措施有没有实现统一思想。 汉武帝能否借鉴秦始皇的做法。 汉武帝的做法: ( 1) 任用精通儒家之人为官 —— 以官 禄 的方式利诱天下人。 ( 2)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 以教育的手段感化天下人。 汉武帝通过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倡导与推崇儒学思想的氛围,实现儒家思想在社会的普及,进而成为大众所接受的价值取向。 由于这一措施有利于思想的统一,利于封建王朝统治,所以被后世历代王朝所沿袭,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设计意 图: 列举秦始皇与汉武帝统一思想的措施,从效果对比上看到汉武帝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而理解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正统思想的缘由。 三、 削弱 封 国势力 —— 推恩令 1. 封国问题的由来:汉高祖 —— 郡国制 课件出示三则 材料: ( 1) 汉高祖在地方管理上采取有些地区沿用秦朝所设置 郡县制;有些地区采取分封制,册封子弟为王侯,镇守四海,拱卫天子。 ( 2) 展示斑马的形象:因为郡国制的统治模式与斑马的形象非常类似。 ( 3) 展示郡国制下汉朝地方管理分布图。 通过讲述汉高祖刘邦实行郡国制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 抛出疑问 : 郡国制出现了什么问 题。 设计意图: 在形象生动的比喻中,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郡国制的含义,为接下来的“推恩令”做好铺垫。 2. 郡国制的危害 开展活动 : “我思故我在” 阅读课本 第 61 页 第 3 小段,思考以下问题: ( 1) 郡国制中 , 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的 是 郡县制还是分封制。 ( 2) 严重威胁皇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 3) 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效果怎么样。 课件出示 材料: ( 1)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使用的“金缕玉衣”。 (注:金缕玉衣在汉朝规定只有皇帝才能使用) ( 2) 郡国制封国诸侯王的叛乱情况: 公元前 177 年,济北王刘 兴乘汉文帝去太原阻击匈奴之机,发动武装叛乱。 公元前 174 年,淮南王刘长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 吴王刘濞更是凭借地利之便,富比天子,早有篡夺皇位之心。 ( 3)“ 七王之乱 ” 图片。 通过问题的设置和解疑,使学生了解郡国制中封国势力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的表现,汉景帝强制“削藩”带来国家的动乱,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封国势力问题。 设计意图: 使学生了解封国问题所产生的危害,汉景帝“削藩”政策的不足之处,为颁布“推恩令”作铺垫,同时也为将汉景帝“削藩”与汉武帝“推恩令”进行对比做好准备。 3. 主父偃 —— “推恩令” 课件出示 材料: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 适 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 —— (西汉)司马迁: 《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20xx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word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立下遗嘱,要求丧葬从俭,但北魏 孝文帝还是将她 的丧礼举办得相当隆重,并表示要遵照古礼,守孝三年。 在遭到王公大臣及文武百官的强烈反对后,才勉强作罢。 设计意图: 通过材料,让学生了解孝文帝,他早已经深受汉文化的 影响,接受了汉文化,改革顺理成章。 教师补充资料并请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说说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包含在哪些方面,同时思考这些改革措施的作用和影响。 材料一: 公元 484
公社后期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发展趋势,奠定了日 后华夏族形成的基础,因此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在这里结合书上的想一想和材料阅读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尧舜禹的禅让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讲清它的关键在于: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 第二,被推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第三,禹治水成功
强的诸 侯国则逐渐形成为疆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 (1)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雄 ? 齐、楚、燕、韩、赵、魏、秦。 (2)战国时期 ,各国之间战争更为频繁 ,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哪些著名战役 ?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请写出长平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及影响。 时间 :公元前 262 年。 交战双方 :秦国与赵国。 影响 :各诸侯国再也没有力量抵抗秦国的进攻了。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
行郡县制 C、颁布“推恩令” D、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代讲学图》,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 )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兵家学说 D、墨家学说 ,“公元前 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 A、颁布 “推恩令” B
么。 可以这样说: “小男孩正在用力的爬坡 ” 2.教学 p 的发音,认清字形。 (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突然张开嘴唇,把气送出,发出 p 音,要轻而短。 ( 2)师范读、领读,正音。 ( 3) b、 p 对比读。 ( 4)忆字形。 启发学生看图想象, p 的一竖像水往下流, p的半圆像脸盆。 顺口溜: “脸盆泼水 p、 p、p。 ” 3.学习 p 和 a 的拼音。 ( 1)看图引出
么。 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 2、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3、提出个人锻炼计划。 教学反思: 小吊车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制作小吊车及了解其运作原理来认识人和动物肢体运动的原理,感悟肢体运动结构和运动功能的协调。 认识仿生是一门科学技术,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尝试仿生创意设计。 【能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