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节表内乘法一教材内容分析内容摘要:
2~ 6的乘法口诀,安排 4课时。 第 1课时(教科书 20页、 21页), 1到 3的乘法口诀。 教材设计了摆花片和用小棒摆三角形两个活动来学习 2和 3的乘法口诀。 这两个活动的共同点是:直观操作→ 加法算式 → 乘法算式 → 归纳口诀。 不同点是: 2的 乘 法口诀先摆 2组花片,每组2个,写出 2+ 2 = 4和 2 2= 4,并总结“二 二 得四”,接着摆出一组 2个花片,写出 2 1= 2,并总结“一二的二”; 3的乘法口诀直接给出按顺序总结“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 的情境。 最后教材给出 1 1= 1的算式和“一一得一”的口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会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学的重点是根据乘法算式总结乘法口诀,难点是把一个数写成这个数乘 1的乘法算式。 本节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总结 2的乘法口诀,重点突破 2个花片可以写成 2 1= 2和 1 2= 2,了解口诀提炼的特点是去掉“乘”,把“等于”表 述成“得”;第二,通过动手摆三角形,计算用了多少根小棒,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进一步了解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间的联系;第三,直接介绍 1 11和“一一得一”口诀。 教学中,一定要理解、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每个环节的重点,突破难点。 如, 2的乘法口诀,可以师生共同完成。 教师摆花片,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然后讲解:为了帮助同学们快速记忆乘法计算的结果,人们发明了一种用口诀记忆的方法,如, 2 2= 4,不说算式中的“乘”,把“等于 ” 读作“得”,就得到 2 2的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对于“一二得 二”的口诀,摆出一组两个花片后,教师可采取讲解的方式说明:两个花片可以用乘法算式 2 1或 1 2表示,它的口诀是“一二得一”总结 3的乘法口诀,先让学生动手摆三角形,交流时,说一说摆了几个,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学生边说,教师边写算式,然后按顺序总结 3的乘法口诀。 第 2课时(教科书 22页、 23页), 4的乘法口诀。 教材选择摆一个正方形用 4根小棒这一既典型又直观的事例,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出 1个、 2个、 3个、 4个正 方形,然后,分别用加法和乘法计算各用了多少根小棒,进而总结出 4的乘法口诀。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能把加法算式 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初步了解乘法算式和口诀。20xx秋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节表内乘法一教材内容分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