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物态变化ppt课件内容摘要:
停地汽化 ,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 ,气泡变大 ,图丙中的 C图符合水沸腾时的现象 .③ 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将其连接起来,如图 22所示 . 专题四 物态变化图像 专题解读 解答此类问题时 ,首先要明确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 ,然后由图像的形状进行判断 ,从而获得物质吸放热情况、温度情况、状态等信息 .本章中应用图像分析的物态变化有①熔化图像 ,包括晶体的熔化图像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②凝固图像 ,包括晶体的凝固图像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③液体的沸腾图像 . 例 4 小红同学在探究某一种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规律时 ,做了两次独立的实验:一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另一次实验根据记录数据画出了温度和时间的图像,如图 23所示 .请根据实验得出的图像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图 23 (1)该实验是探究物质的 ________规律 . (2)该物质是 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该物质的液态的名称叫 ________. (3)当温度为 3 ℃ 时 ,该物质处于 _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态 . (4)由图像可知 ,BC段表示该物质的 ________过程 ,此过程用了 ________ min. (5)根据实验数据和图像可以分析得出 ,该物质在凝固的过程中 , ________不变 . 凝固 晶体 水 固 凝固 6 温度 解析: (1)由图像可知 ,图像的总体趋势是温度下降 ,可确定该实验是探究该物质的凝固规律 .(2)分析图像可知 ,物质在第 6 min时温度降到 0 ℃ ,然后保持恒定 ,直到第 12 min开始继续降温 ,这是晶体的典型特征 ,熔点 (凝固点 )为 0 ℃ ,该物质的液态的名称叫水 .(3)温度为 3 ℃ 时 ,该物质已经凝固完毕 ,处于固态 .(4)图中水平线段所对应的时间从 B点的第 6 min开始 ,到 C点的第 12 min结束 ,凝固过程用了 12 min6 min=6 min,线段 BC表示凝固过程 .(5)在晶体凝固的过程中 ,需要放热 ,但温度。20xx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物态变化ppt课件
相关推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图乙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 ,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 ,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A、 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 .以 A蜡烛为成像物体 ,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 A蜡烛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
二个 1 800 m用了 25 min5 min =20 min,速度 v2 < v1,因此小刚在前半段( OA段)骑车,后半段( AB段)步行 . 1111 8 0 0 m 6 m/ s3 0 ssvt 2221 8 0 0 m 1 .5 m / s1 2 0 0 ssvt 例 5 汽车以 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
其质量为 450g ,受到重力的大小是多少。 ( 2)若两个鸡蛋重力为 1N,则每个鸡蛋质量约为多少 g?( g=10N/kg ) 例 3.以下是四位同学绘制的重力 —质量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G G G G m m m m B • 猜一猜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 做一做 • 结论 :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 想一想 地球上所有物体的重力方向都相互平行吗
对的,其物理意义是指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但参照物一旦选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一种,或是运动,或是静止,绝不可能是既运动又静止 . 例 3 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 541所示,几位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列车 、地面 、列车 、地面 解析:若以列车
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直变大,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一直变大;( 2) A、 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 cm,纸锥通过 A、 B间的时间为 s,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 v= = = m/s. 答案:( 1)一直变大 ( 2) 速度快慢可通过相同时间内纸锥运动的距离来反映,相同时间内纸锥运动的距离越大,其运动越快 .纸锥运动的速度大小可通过 v= 来计算,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 0 .1 5 0 0
=120 m,由 得,甲下坡所用时间 =20 s,全程 =120 m+120 m=240 m,甲全程所用时间 =30 s+20 s=50 s,甲全程的平均速度 = m/s; svtABs v t 甲 上 甲 上B C A Bss svt1206BCs mtv m s甲 下 甲 下t t t甲 甲 上 甲 下2 4 0 m5 0 sACsvt甲 甲A C A B B C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