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1内容摘要: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称为测量误差,简称误差 产生原因 ( 1)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 ( 2)测量方法或测量原理不完善; ( 3)测量者的观察能力、估测水平等; ( 4)其他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 ( 1)测量方法或原理不正确、违反操作规则等; ( 2)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减小或避 误差 错误 减小或避免的方法 (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2)选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 ( 3)改进测量方法,使测量方法更完善; ( 4)提高测量者的估测水平和观察能力等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读取、记录结果时细心就可以避免 误差 错误 知识解读 ( 1)误差可以减小,不能避免,而错误可以避免; ( 2)在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时,要注意两点:①将测量的错误数据剔除掉;②求得的结果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值保持一致,并不是保留的数字位数越多越精确 方法技巧: 辨别错误数据的方法: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所以测出的数据一般都不相同,但都相差不大,正确的测量数据都是略大于或略小于真实值,若其中一个数据与其他的数据相差较大,则这个数据就是由于测量错误而产生的 . 例 5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就可以避免误差 解析: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测量中不可避免,只能通过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采取更科学的方法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减小,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故选 A. 答案: A A 刻度尺的读数 例 6 如图 514所示是小明同学测量一物体长度的示意图,在下列读数中正确的是( ) cm cm cm cm 图 514 A 解析:题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的左端与 cm的刻线对齐,右端与 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cm= A. 答案: A 错解: C或 D 注意:只注意了刻度尺右端的读数,而忽略了物体左端未对齐刻度尺的零刻线,而错选 末位置,且未注意测量的结果是由真实值与估读值组成的,而错选 D. 求平均值时没有去掉错误的数据 例 7 小明利用分度值为 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cm、 cm、 cm、 cm,则利用有效测量数据得出物体的长度为( ) cm cm cm cm A 解析:由于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所以 cm是一个无效测量数据,所以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三次有效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 L= ≈ A. 答案: A 错解: B或 C 注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求平均值时,如果数据中有偏差较大的读数,则应去掉该读数,将剩余的数据求平均值 .测量结果应符合测量工具的精度要求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如果结果除不尽,则保留的小数位数应与有效测量值位数相同 . 2 .3 5 c m 2 .3 6 c m 2 .3 63+ +题型一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例 8 (福建泉州期末)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图 515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 515 B C D D 解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应从零刻线或某一整刻线开始测量, A、 C选项中的测量方法会使测量值偏小,故 A、 C不符合题意; B选项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球体的直径是不科学的,故 B不符合题意; D选项所示的方法为“组合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球体直径的大小,故 D符合题意 . 答案: D 题型二 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 角度 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