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3内容摘要:
有如下关系式: 20 cm> 2f, f< 15 cm< 2f,解得 cm< f< 10 40 cm刻线处时,物距u=50 cm40 cm=10 cm,处于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 A. 答案: A 错解: B或 C或 D 注意:部分同学不能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 不出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得不出焦距的大小范围,不知此时成像的特点,导致错选 B或 C;部分同学根据以往解题习惯,误认为凸透镜焦距是 10 cm,当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 40 cm刻线处时,认为此时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错选 D. 题型一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例 5 (天津蓟县月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图 432 ( 1)首先要把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并调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________,烛焰的像才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 ( 2)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把烛焰由如图 432所示的位置向凸透镜靠近 5 cm,则需将光屏向 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光屏上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 _____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 同一高度 右 放大 解析:( 1)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 2)点燃的蜡烛在 30 cm处,凸透镜在 50 cm处,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 5 cm,则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50 cm30 cm5 cm=15 cm,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二倍焦距以外,即 v> 2f=20 cm,故光屏需向右移动 . 答案:( 1)同一高度( 2)右 放大 题型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角度 a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例 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 30 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0 cm,则此时烛焰经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 解析:由题可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 30 cm处(即 u=30 cm) ,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表明此时 f< u< 2f,即 f< 30 cm< 2f,则此凸透镜的焦距 30 cm> f> 15 cm;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0 cm,则此时物距 u=30 cm20 cm=10 cm< 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 A. 答案: A 角度 b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例 7 (江苏扬州中考)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的 .如图 433所示 ,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__透镜,它的成像与 __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 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 ___________(填“远”或“近”)些 . 凸 照相机 缩小 2f 近 图 433 解析: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相同,已知镜头焦距为 f,则当人脸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同时当人靠近镜头时,物距变小,故像距应该变大,同时像变大 . 答案:凸 照相机 缩小 2f 近 题型三 确定物距或像距的范围 例 8 (重庆万州模拟)将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 20 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20xx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3
相关推荐
于视网膜前。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远视眼及其矫正 成因: 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 (老花眼镜) 眼球的调节 典型例题 摄影师用照相机为同学们拍毕业照时,同学们在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是( ) 某同学用照相机拍照片时,他想让胶片上的像变大些,应该( ) ,同时将镜头向后调 ,同时将镜头向前调 ,同时将镜头向后调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称为测量误差,简称误差 产生原因 ( 1)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 ( 2)测量方法或测量原理不完善; ( 3)测量者的观察能力、估测水平等; ( 4)其他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 ( 1)测量方法或原理不正确、违反操作规则等; ( 2)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减小或避 误差 错误 减小或避免的方法 (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2)选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
通过的路程为 12m。 1m/s、 1km/h谁大谁小。 如何比较。 1m/s=_______km/h 考考你 ! 72km/h=____m/s 30 m/s=____km/h 20 108 测定纸片下落的速度 要测定纸片下落的速度,你认为应该测量哪些量。 你选用的实验仪器是什么。 路程 刻度尺 秒表 时间 活动 ( 1)选定一段时间,测出纸片在这段时间内下落的距离; ( 2)选定一段距离
是可逆的,若让激光沿 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则激光在空气中的光路沿 OA方向;激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大小等于 γ. OA γ 折射现象的应用 现象 内容 图示 池水变浅 如右图所示,从 A点射出的两条光线经折射后进入人眼,我们会觉得光好像是从 A′点射入眼睛里的,因此我们会觉得池水变浅了 现象 内容 图示 海市蜃楼 大气中的空气分布不均匀
现象 3 生活 物理 社会 我们知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其实,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如果介质的疏密分布不同,光线也会发生折射。 例如,由于热胀冷缩会使空气的疏密分布不同,当光在不同温度的空气中传播时,就会因折射而发生弯曲。 当海水温度和气温相差很大时,海面附近气体的疏密分布差异很大,由于光的折射使我们看到变形的太阳。 太阳颜色的变化,也是由于空气疏密不同而产生的。
子 反射面向外凸的镜子 作用及 图示 应用 太阳灶、灯的反光罩、汽车头灯等 汽车的观后镜、山路拐弯处的镜面等 知识解读 (1)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凹面镜和凸面镜都属于球面镜 对光有会聚作用 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面镜成的像比实际物体小,凹面镜成的像比实际物体大 . ( 1)相同大小的凸面镜比平面镜看到的范围大; ( 2)凹面镜的球心和焦点(实焦点)都在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