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内容摘要:
1、目录1 前言 .体方案设计 . 方案一 . 方案二 . 方案选择 .元模块设计 . 单元模块功能介绍 .助电源部分设计 .要电源部分设计 .护电路部分设计 .电器驱动部分设计 .出电压比较部分设计 .码译码部分设计 . 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 特殊器件介绍: . 各单元模块连接 .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计总结 .考文献】 .统原理图 .言可以说,有电器的地方就有电源。 所有的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为其供电。 现代电子设备中的电路使用了大量的半导体器件,这些半导体需要几伏到几十伏的直流供电,以便得到正常工作所必需的能源。 这些直流电源有的属于化学电源,如采用干电池和蓄电池,但这些不能持久性的供电。 大 2、多数电子设备的直流供电方法都是将交流电源经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等变换为所需的直流 电压。 完成这种变换任务的电源成为直流稳压电源。 现代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直流稳压电源有两大类: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性稳压电源。 所谓线性稳压电源就是其调整管工作在线性放大区,这种稳压电源的最主要的缺点是变换效率低,一般只有 35%60%左右。 开关稳压电源的开关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其主要的优越性就是变换效率高,可高达 70%95%。 目前,计算机、通信设备、雷达、电视及家用电器等现代电子设备中的稳压电源已基本采用了开关稳压电源,因此,下面将介绍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 32案一该方案是通过变压器变压,再经过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进而 3、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在通过稳压器的稳压得到较稳定的电压,由于稳压器当输入电压固定时只能在它的电压差范围内调节输出电压, 、所以要在调出电压差的范围时自动调档,这是通过两个比较器将输出电压和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再通过计数器的计数功能控制继电器控制器的输入情况来判断输出电压的大小在哪个范围,然后进行自动调档。 最后将稳压器的输出电压流经保护电路,最后输出。 压器 整流 滤波稳压保护电路两个比较器交流电220V/50 方案二该方案也是通过变压器变压,再经过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进而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在通过稳压器的稳压得到较稳定的电压,主要是自动换档这一单元有所改变,该方案的这一单元的原理是:将稳压器输出的电 4、压通过六个比较器和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将得出的结果通过编码器、译码器得出有效的二进制码,接着通过继电器控制器控制继电器自动调节档位。 最后将稳压器的输出电压流经保护电路输出,如图 流电220V/50流 滤波继电器控制器 稳压保护电路六个比较器编码器译码器图 案选择方案一的优点在于所用的器件较少,但由于用计数器给继电器控制器有一个缺点:当电源一开始就往下调,要是不置数的话,往下就不能计数,但如果置数的话,在方案上有点困难;方案二虽然元器件多点但它能完整的完成自动调档功能,并且思路简单明了,容易让人理解并不会出什么错误,助电源部分设计该部分的功能是提供主要电源部分所使用的芯片的驱动电压和用来作为基准电 5、压。 124115 辅助电源+5V,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给比较器、译码器和编码器的驱动电压+5V。 如图 12415113 812 辅助电源+122V,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给 2803 驱动电压+12V 和提供比较器的基准电压。 如图 电源主要通过整流、滤波和稳压三部分构成,起部分功能如下:桥式整流电路:在 正半周,a 点的电位高于 b 点的电位,3 导通,4 截止,电流自 a 端经 L 和 到电源的 b 端;在 负半周,b 点的电位高于a 点的电位,3 导通,3 截止,电流自 b 端经 L 和 到电源的 a 端。 与半波整流电路相比,在 L 相同条件下,输出的只电流、电压都提高一倍;电流脉动程度减小;变 6、压器在正、负半周都有对称的电流流过,既得到充分利用,又不存在单磁化的问题,但需要 4 个整流二极管,线路稍复杂。 与全波整流相比,虽然多用了 2 个整流二极管,但反向耐压低了一倍,变压器次级少了一圈,综合成本低于全波整流电路。 电容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1)电流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关系与波形有关,在平均值相同的情况下,波形越尖,有效值越大。 在纯电阻负载时,变压器副边的有效值 有电容滤波时 )2)负载平均电压 高,纹波(交流成分)减小,且 大,电容放电速率越慢,则负载电压中的纹波成分越小,负载平均电压越高。 为了得到平滑的负载电压,一般取 (3(式中 T 为电源交流电压的周期)。 7(3)负载直 7、流电压随负载电流增加而减小。 变化关系称为输出特性或外特性,如图所示。 电容滤波电路简单,负载直流电压 高,纹波也较小,它的缺点是输出特性较差,适用于负载电压较高,负载变动不大的场合。 要电源部分设计21042141 可调电源部分该部分通过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实行对电压的调节,当调节电位器 ,电压就会随着电阻的阻值变化而变化。 护电路部分设计R?1T? 保护电路如图 保护电路采用场效应管的功能,其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源输出短路时,场效应管 栅源极变成等电位而导通,其漏源极就会分去调整管 基极电流达到减小调整管导通过电流的作用,场效应管栅极的保护电阻。 选用场效应管时应使其导通电压降(漏源极间的电压)小于调 8、整管发射结导通电压降。 电器驱动部分设计 继电器驱动该部分的设计主要利用继电器的特殊功能:当继电器两端有电压时,继电器则导通,反之继电器就断开。 继电器用 2803 芯片驱动,如图 示,可知 A,B 两端接到整流部分,2803 输入端接译码部分。 当译码信号传给 28039时,它即将判断那端输出高电平,接到这端的继电器导通,即与变压器的一档位接通,起到换挡作用。 出电压比较部分设计R?1R?1R?2 184U?84U?84U?2 184U?84U?1R?312U? 电压比较该部分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对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输出电压在哪个范围,由此得出比较信号,将它传给编码器编码。 如图 知,六 9、个比较器的输出端接编码器,输入端接的基准电压。 此基准电压是通过+12V 的辅助电源供给的。 比较器的原理是:当输入电压比基准电压高时输出高电平,而当输入电压比基准电压低时则输出低电平。 码译码部分设计1001011121231341526374O 15A 9B 7C 64U?7445U?4028图 码译码如图 示,编码器的输入端接比较器的输出端,在此编码器通过对输入信号的编码并传给译码器,通过译吗器的译码将输出信号传给 2803 控制继电器。 以+5V 稳压电源 大于 V=12 稳压电源大于 2V=i=(j,所以 i/(那么+5V 稳压电源 +12 稳压电源 压输出的稳定,+5V 稳压电源交流电压应大于 12 稳压电源交流电压应大于 5V 稳压电源交流电压应大于 =8V,+12稳压电源交流电压应大于 =14V。 市网电压为 200V 时也能正常工作,则有11200/220+以+5V 稳压电源交流电压应大于 12 稳压电源交流电压应大于 5V 稳压电源交流电压为 9V,+12V。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
相关推荐
00830065to is on on dc 8 owow (0.5 DC 0.5 DC 1050065 1508260to P ” 7.0 0095C 5o 125L” 12 0095C 00o 125to to or to of to be to ( be to an be 19951/9420 55 25C 48D 51 245 1 6 523 4 710 9 550” “1” 0 0”
989F 100 T 2010V, 5V F 100T 18V 5F 3A, ”F ”B”6or is a of is to as in in up to a of LUs. s be to of up of G) P) is to (1(, , 1, 14, 5 , 2, 15, 6 ,12, 11, 9 0 0.5 20 0.5 18 0.5 10 55 125405C 65 150 to
00500065is a a 4N of up to be dc 8 = 3.0 8 0118 12 f 1.0 0.5 DC ) 0.5 DC 10 25 500 65 150 8260 to P ” 7.0 0095C 5o 125L” 12 0095C 00o 12560118 0 0 1 1 19951/9420 55 25C 48D 5155525 8 18 8 , 00
9894N 6 F 6 B 00 T 20V 10V, 5V F 100T 18V 5F 3A, ”F ”B”4or is of 6 on 6 of M = or M =S2,3) or in in be or at , by (s on A n+4is is of in is = B, a is in n n+4by in I. is to C 14581 0.5 20 0.5 18 0.5
is a in is 0 of an to up is to is 4 a6 4V12V V18ow 4 0 00n ow V S 089971999 )1522)(65C 150C 7015010 +26060 +21515 +220of 37C/107C/O 35C/O 172C/210C/56C/, 2)25 12 18S=6V, 04S= 6V, 8, 10% 250 325 S= 9V
1、- 1 C 机通讯目 录第1节 引 言 . 单片机串行口与. 系统主要功能 .单片机串行口与. 系统的硬件构成 . 设计说明 . 系统电路图 . 8031单片机及其引脚说明 . 显示接口8279的功能及其引脚说明 . 数据格式和数据的协议 .统软件设计 . 系统主程序框架图 . 系统主要程序 .束语 . 节 引 言单片机应用中,串口通信是不可缺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