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WM得到精密的输出电压内容摘要:
1、使用 到精密的输出电压 作 者: 江南大学 朱 立 近年来,许多单片机生产厂家,如 等,纷纷推出了新型的高速单片机。 它们的指令执行周期仅是原来的 1/31/十几,并在单片机中集成了 A/D 转换器和 D/A 转换器,大大地提高了单片机的性能,方便了用户。 然而,许多单片机中的 D/A 转换器的输出都采用了脉宽调制( 形式。 分适用于开关电源、可控硅等器件的控制,也可使用于 频输出等不需要输出精确电压的场合。 由于 有基准电压,它的输出脉冲的幅度不是很恒定,这就限制了 使用范围。 在要求输出精密控制电压的场合,如精密可调电压源、电机变频器等等,就无法使用 然而,只需使用 2 片廉价的集成电路就可以把幅 2、度不恒定的 出转换成精密的 出电压。 1 电路原理 使用三端精密基准电源和模拟开关得到电压精密的 冲的电路原理如图 1 所示。 端基准电压集成电路, 用单刀双掷的模拟开关 阻 据具体的需要而定。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型号的集成电路。 当 冲为高电平(逻辑 1)时, 出电压值为。 当 冲为低电平 (逻辑 0)时, 掷向常开端( 输出电压经过 压后送到调整脚,此时输出电压值等于( 3) /。 本例中输出电压等于 8 V。 这样,当 输入 号时,电路相应地输出高电平为 8 V,低电平为 的 冲,其振幅为 8 V - =。 如果需要输出低电平为零的 号, 则再加上 1 个差分放大器就可解决。 在对于精 3、密度的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可以采用更简单的方法。 图 2 为使用精密稳压二极管对 冲进行稳压限幅的电路图。 在图 2 中, 号经过高速运算放大器 大成为 12 V 的输出电压,在经过 限流和 稳压后,得到 的冲输出。 2 误差分析 图 1 中,只要基准电源选取恰当,基准电源本身的误差完全可以忽略。 除此之外,误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模拟开关的导通电阻引起的误差 模拟开关导通时有一定的导通电阻。 整脚输入电流通过模拟开关时就会形成电压降,产生误差。 导通电阻为 35 ,而 调整脚输入电流则在4 A 以下。 由此而导致基准电压的误差小于 140 V,为 的 56,相当于二进制 14 位的精 4、度。 ( 2)开关延迟时间引入的误差 开关延迟时间将会引起脉冲占空比的变化,从而导致 出脉冲产生误差。 导通时间为 30 断时间为 25 算可知,当 率为 10 此产生的误差最大为 当于 12 位的精度。 如果 频率选得较低,则开关延迟时间的影响相应减小。 例如选取 1 ,引入误差为 3,相当于 15位的精度。 上述两项中真正影响输出电源精度的是这些参数随温度和时间的漂移。 由于这两项参数本身的绝对值非常小,可以推知它们的漂移更小。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由于附加电路引入的误差完全能够满足 精度需求。 图 2 电路中,引起误差的原因主要有 3 个方面: ( 1)稳压二极管的动态电阻引入的误差 稳压二极管的 5、动态电阻比较大,一般在几十左右(工作电流 510 );而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比较小,只能使稳压二极管工作在较小的工作电流下。 另外,稳压二极管小电流工作时的动态电阻更大,更容易引起电压变化。 ( 2)稳压二极管温度漂移引入的误差 2236)内部结构可以认为是 2 个稳压二极管对接串联而成的。 其中一个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具有负温度系数)对另一个稳压二极管的温度漂移(具有正温度系数)进行补偿,得到很低的温度系数。 然而,当 2向应用时,其温度漂移就不能得到恰当的补偿,从而导致负脉冲部分的温度系数较高。 ( 3)运算放大器引入的误差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失调电压的漂移可直接导致脉冲振幅的误差;而转换速率( 低,将导致脉冲方波波形的失真,继而引起电压的误差。 失调电压温度漂移低并且转换速率高的运算放大器的价格将会很高。 但是, 对于 810 位的 言, 该电路已经能够满足要求。 对于要求更低的场合,可以用 2 个廉价的稳压二极管对接来代替 2 3 应用实例 利用单片机的 出,在图 1 的基础上增加 波电路和 1 级运算放大器,得到 010 V 直流输出电压,作为变频器的控制信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 3 所示为使用 出控制变频器的实例。使用PWM得到精密的输出电压
相关推荐
1、一 摘要单片计算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 ( ,是 集定时,计数和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 他体 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广泛 应用于智能产品和工业自动化上。 而51 单 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这次毕业设计通过对它的学习,应用,从而达到学习、设计、开发软、硬的能力。 二 说明系统由码管、按 键、发光二极管等部分构成,能实现时间的调整、定时时间的设定,输出等功能。
少需要多少纸板” ,实际上是求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总结求需 要多少纸板,就是求圆柱体纸筒的表面积。 谈话:利用你们手中用纸围成的圆柱剪一剪,一个圆柱的展开图,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谈话: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剪法和发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圆柱底面的面积叫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的面积叫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谈话
(A )1) (2) to to of (3) 4) of to by A is at 1. of a A/B): of at 1, (A is B is at 0, is A/S): 0, at of 1, is of In A/S is is (is P/S): A 1 P/S 0, 1). A 0 P/S of of , in (1 00or to to by 8DD(an 4 4at
1、统开发板测试说明 测试目的 : 检查 统开发板的硬件连接是否正确 . 测试所需设备 : ( 1) 一台 ( 2) 个 ( 3) 系统开发板及电源 连接在线调试器 4) 喇叭 2 个 睡眠指示灯测试说明: 硬件连接要求 : (结合上图 ) 1)到处,注意红线为 ,绿线为 电源插孔 连 接 、 3 端 喇叭插孔 拨段开关 A 口高 8 位与 B 口高 8 位相连 A 口低 8 位与B 口的低 8
圆柱体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高 → S 侧= ch ↓ ↑ ↑ 长方形 面积 = 长 宽 课后反思: 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 信息窗 3 第一课时及自主练习 教学目的: 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具准备 : 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 16 个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