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选修1]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内容摘要:

沃 、 收益最大的部分。 被地主强占的土地 , 即所谓 “ 割地 ” , 平均占改革前农民份地的 18% ;在有些地区则达到 20~40%。 授予农民的份地 , 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 ,农民只有 “ 永久使用 ” 权 , 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 四 .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 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 , 几个村社组成乡 , 管理听命于地主贵族中产生的调停吏。 这样 , 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 , 现在相当程度是处于地方贵族控制下。 村社中还建立了连环保制度 , 监督农民按时完成各种义务。 三 .关于赎地的手续和实质。 农民的宅旁园地可以赎取 , 向政府交纳约 60卢布的法定赎金 , 六个月后即可获得所有权。 赎地须得到地主的同意 , 赎金数以每年 6%的年利率加以资本化后得出。 如 , 每年代役租为 12卢布 , 则赎金为 200卢布。 赎地时 , 农民须先付赎金的 20~ 25%, 其余部分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 , 农民在以后的 49年内以 “ 赎地费 ” 的形式偿还。 这样 , 作为赎金基础的并不是实在的土地的价格 , 而是资本化的代役租。 赎金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进步与局限性 (1)性质 : 封建地主阶级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2)地位 : 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使俄国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过渡 (3)进步作用 ① “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② 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工业革命的开展。 ③ 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1)巩固沙皇的统治 (根本目的 ) (2)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 (3)缓解社会矛盾 (4)增强抵御西欧国家侵略及扩张能力 : : (1)“二一九法令 ”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2)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 ,但农民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