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016版七上 6.4《统计图的选择》(第2课时)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习新知 检测反馈七年级 数学 上 新课标 北师 学 习 新 知观察下列三种不同的统计图 ,回答下列问题 310030050070090011003 5 7(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 .(4)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来选择统计图呢 ?探究活动 1 折线统计图产生的错觉甲品牌酒的销售量和价格甲、乙两种酒近几年的销售量和价格如下 :2002年 2006年 2010年年度 销售量 /万瓶 150 180 210该年度 的单价 /元 40 50 60乙品牌酒的销售量和价格2006年 2008年 2010年年度 销售量 /万瓶 16 2、0 180 200该年度 的单价 /元 40 50 60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中的信息作出甲、乙两种酒的价格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制作出甲、乙两种酒的价格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甲种酒的单价30405060702002 2006 2010年份价格(元)乙种酒的单价305070901102006 2008 2010 年份价格(元)你认为哪一种酒的价格增长较快 ?为什么 ?这与上面折线统计图给你的感觉一致吗 ?为什么图象会给人这样的感觉 ?这两个统计图相比 ,左图横坐标 (年份 )被“压缩”了 ,而纵坐标 (价格 )被放大了 ,因而直观上看 ,甲种酒的价格增长得快 ,其实不然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虚假广告往往就利 3、用人们的这种错觉骗人 左图中价格增长 10元看起来比右图中的 20元还多 ,而年份增长 4年看起来仅相当于右图的 2年左右 ,因此在比较两个统计量的变化趋势时 ,为了较为直观地比较它们的变化速度 ,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 ,要注意坐标轴上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意义应一致 .【点拨】探究活动 2 条形统计图产生的错觉甲种酒的销售人员将甲种酒的销售信息制作成了如左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 图中 画出甲种酒的年度销售量的条形统计图 006 20100501001502002502002 2006 2010销 售量 /万瓶销 售量 /万瓶年份 年份甲种酒的年度销售量两个条形统计图给你的感觉一样吗 ?根据数据信息 4、,可以计算出甲种酒在 2010年的销售量是 2002年的 210 150=但是在甲种酒销售人员自己画的统计图中 ,感觉 2010年的销售量是 2002年的 3倍左右 ,增加得很多 ”的高度来判断多少 ,且左图的纵轴不是从“ 0”开始的 ,下面一段被“砍掉”了 ,所以会产生 3倍的错觉 .【 点拨】探究活动 3 扇形统计图产生的错觉下图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 ,下面对全年食品费用支出情况 ,判断正确的是 ( ),其理由是 :观察统计图可知甲家庭食品的支出费用为 31%,乙家庭食品的支出费用为34%,所以乙家庭食品支出费用比甲家庭多 ,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 ?扇形 5、统计图反映的是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本题的两个扇形统计图分别反映出两家食品支出费用占各自的总支出费用的百分比 所以根据扇形统计图无法比较两户食品支出的具体费用的多少 ,本题应该选择 绘制折线统计图时 ,应注意 :两个图横轴上同一单位长度应一致 ,纵轴上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意义也一致 ;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 ,为了使所绘统计图更为直观、清晰 ,应注意 :纵轴上的数值应从 0开始 ;扇形统计图中 ,在不知道各自总量的情况下 ,不能以它们所占的百分比来比较它们各自量的大小 .知识拓展 两个年级男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 下面对两个年级参加篮球活动的人数判断正确的是 ( )个年级一样多 扇形统计图 6、只能反映各年级参加篮球活动人数的百分比 ,不能明确具体参加篮球活动的人数是多少 教材 甲、乙两家公司近几年的销售收入情况如图所示 ,这几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较快的是 公司 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甲公司 1998年的销售收入约为 50万元 ,2002年约为 85万元 ,则 19982002年甲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 855(万元 );乙公司 1998年的销售收入为 50万元 ,2002年的销售收入为 70万元 ,则19982002年乙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 700(万元 )故填甲 教材 甲、乙两家公司近几年的销售收入情况如图所示 ,这几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较快的是 公司 明将他的 8次数学测验成绩按顺序绘成了两个统计图如下 :解 :应该展示第一个统计图 第一个统计图能给人成绩提高较快的感觉 他将向父母展示哪一个统计图 ?为什么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