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必修三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ppt课件(B版)内容摘要:
1、第 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通过对这些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学习,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课程标准探究一、李贽 离经叛道 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反正统:自称 “ 异端 ” , 公开打破对孔子 ( 孔孟 )的迷信 ,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反传统: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 ,提倡男女平等私欲自然:人皆有私 , 追求物质享受是秉赋自然 ,要顺其自然。 料一 :夫天生一人 2、,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材料二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 材料三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探究:材料反映了李贽的哪些思想主张。 材料一:反对对孔子的迷信,反对绝对权威材料二:揭露了道学的虚伪,肯定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倡导个性解放材料三;提倡人类平等,反对歧视妇女提倡婚姻自由史料探究探究二、背景:明清 封建社会晚期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政治 3、:吏治腐败;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思想:封建传统礼教的禁锢 (道学家) 西学东渐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主要思想其他思想具体影响代表作品探究三、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 经世致用 唯物主义工商皆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朴素辩证法推动反专制斗争 开朴实学风先河 划时代的意义 明夷待访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日知录 读通鉴论 宋论 船山遗书 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顾炎武 4、 日知录 材料三: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王夫之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史料探究材料一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材料二: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顾炎武材料三: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 重视工商业材料一 :天下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明主治吏,不治民”。 顾炎武材料三: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王夫之继承儒家的民本思想合作探究 1: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有哪些共同的思想主张。 5、政治上: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 提倡 “ 人民为主 ”经济上:都重视工商业思想上:都批判的继承了儒学 ,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治学目的:都主张经世致用四、综合问题 合作 探究合作探究 2: 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有哪些共同的生活背景。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 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 , 土地兼并严重 , 农民起义频繁发生政治: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 根本原因 )思想: 程朱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西学东渐过程中 , 近代科技传入中国合作探究 3:如何评价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积极方面:( 1) 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 6、2) 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 3) 重视手工业 、 商业 ,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4)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5) 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 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消极方面: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 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有利于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合作探究 4: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提示:从经济基础、阶级状况、政治制度和文化等方面思考)( 1) 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 , 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 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 2) 当时中国没有出现 7、资产阶级 , 缺乏阶级基础。 ( 3) 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 4)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古为今用: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教育理论:有教无类 、 学思结合 、 因材施教等伦理道德:孝 、 仁义 、 诚信等 ( 社会主义荣辱观 )建立和谐社会:仁 、 德治 、 民本思想等 ( 解决三农问题 )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 (统一祖国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 、 修己安人 、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等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 “ 以德治国 ”“ 以民为本 ”“ 和谐社会 ” 的思想 ,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合作探究 5:儒学在当代 8、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 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 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 日知录 廉耻 综合史料探究材料 2: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 亭林文集 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 3: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今之所谓理学 不取之 “ 五经 ” 而但资 (宋明 )之语录 又曰: “ 论语 ,圣人之语录也。 ”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 9、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 亭林文集 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 依据材料 1、2,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 依据材料 3,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 并说明其理由。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思想,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 (1)问,抓住材料中的 “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 ” 并且结合所学知 10、识即可回答。 第 (2)问,第一小问,根据 “ 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 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概括材料 2即可得出答案。 第 (3)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 3中 “ 不取之 五经 而但资 (宋明 )之语录 ” 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根据理学和儒家思想的关系进行回答。 第 (4)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抓住题干和导语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 (或朝政混乱 )。 (2)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经世致用 (或崇实致用 )。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下列与他有关的是( )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 以天下之权 , 寄天下之人 ” 气者 , 理之依也 ” 和 “ 天下惟器 ” 天生圣人 ” , 指责儒家经典并非“ 万世之至论 ” ) A. B.C. D.D。(北师大)必修三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ppt课件(B版)
相关推荐
1、小明做了一个体积为 632能求出这个模型的表面积吗。 (精确到1=632)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正方体的棱长(2) 正方体的棱长怎么求。 32a(3) 如何求 用计算器求 3 1) 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2) 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学 重点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 学 难点探求规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1、第 1课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据统计,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现有孔庙 1300多座,每年孔子诞辰日都有祭孔活动,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 自 1984年以来,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一届“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誉为中国最能代表汉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 孔庙、孔府、孔林一:百家争鸣产生的含义及产生原因(一)百家争鸣思想文化上: 私学兴起。 经济上: 井田制崩溃,生产力大进步(铁犁牛耕
;造紙 工业中 ,中国 每生 产 一 吨 紙 最少要用掉 456公 斤 的水,但在已工 业 化的 国 家則只需要不到 200公 斤。 资料一 : 1995年,黄河断流 122天,下游灌区小麦因少浇水减产约15亿公斤以上;山东德州有 139家工厂因缺水停产减产;山东胜利油田工人的饮用水实行限时、限量供应;曾有人将一吨黄河水卖到40元钱 … ③ 深刻的环境危机 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发展
接 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 3)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你都知道哪些史书典籍。 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 第一部军事著作 —— 第一部科普作品 ——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 —— 《 春秋 》 《 史记 》 《
台湾诗人余光中 两段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文字的作用、意义 你都知道哪些史书典籍。 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 •第一部军事著作 —— •第一部科普作品 ——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 —— 《 春秋 》 《 史记 》 《 国语 》 《 汉书 》 《 资治通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