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必修三 第12课《新时期的理论成果》ppt课件(B版)内容摘要:
1、主义的指导意义 ;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题一:“文革”结束后,中国处于什么时期。 原因何在。 中国是如何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探究一:1976 1978 两年徘徊时期“ 两个凡是 ” 的实质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 2月 7日 人民日报 、 红旗 杂志、 解放军报 联合社论(经 : 1978年 12月 13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 2、致向前 (新时期新道路宣言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道探究二:1、 1982年,中共十二大1982年 9月 中共十二大 的召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 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容探究:中共“十二大”主要内容是什么。 首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1987年 中共十三大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中共“十三大”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何影响。 内容: 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 “一个中心、 3、两个基本点” 基本路线;依据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三步走的战略方针。 “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统 成熟并形成体系南方谈话主要内容材料 2:“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义建设中哪两大根本问题。 他是如何回答这两大根本问题的。 材料 1:“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 4、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熟并形成体系代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改革开放 ,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997年 中共 “十五大”会议或讲话 主要内容 影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始)确立解放思想、实 5、事求是的想路线;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阶级斗争 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中共十二大 (特色论) 首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 (初级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理论 ;初步形成 ;1992年,南巡讲话(本质论)问题: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标准:“三个有利于”;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党的十四大 (目标论)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 确立为党的 6、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 根本任务外部条件政治保证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1989年,江泽民成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问题四:三个代表思想重要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它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何时写进 中国共产党章程。 探究四:时代背景思想内涵主要内容核心历史意义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国际国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2002年中共十六大被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 是 21世纪党的指导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是 (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国改。(北师大)必修三 第12课《新时期的理论成果》ppt课件(B版)
相关推荐
)( 2)( 3) D、( 1)( 2)( 3)( 4) D 面对巨大就业压力,我们国家和社会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我们个人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国家: 劳动者: ( 1)树立自主择业观 ( 2)树立竞争择业观 ( 3)树立职业平等观 (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 1)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扩大就业总量。 (根本途径) ( 2)实施积极的 就业政策 ,努力改善
1、第 9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是一本杂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杂志,马克思说杂志的优点是“它能够更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只谈最主要的问题。 杂志可以详细地科学地研究作为整个政治运动的基础的经济关系”。 这是一本不平凡的杂志,九十多年前,正是它引发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袁世凯:皇帝之宝 二十一条 的签订袁世凯复辟帝制丧权辱国政治 :经济 :思想 :(一)、
1、第 10课“从开眼看世界”源学习西方主张及其表现。 有为、梁启超有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程标准学习历程 代表人物 学习途径 主张 学习内容 是否实践 影响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编译书籍师夷长技以制夷关注世界思想启迪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自主探究:完成下列表格:探究一、“开眼看世界” 向西方学习没有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1793年
1、第 14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奖 金鸡奖 华表奖 金像奖 金马奖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思想认识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伤害了知识分子积极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1、第 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课程标准探究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根本原因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政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912年 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探究二 标志
1、第 8课 “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如同一位不断遭受打击的病人,旧伤未好,又添新伤,外伤未愈并发内伤。 清王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处在时代前列的不同阶层的先进中国人提出了各自的“救世良方”,形成了这一时期救亡图存、学习西方的潮流。 何谓西学东渐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通常是指在 明末清初 以及 晚清民初 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科技文化思想的传入。 利 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