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必修三 第22课《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ppt课件(B版)内容摘要:

1、第 22课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了解 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课程标准俄国列夫 托尔斯泰法国巴尔扎克 法国罗曼罗兰法国雨果第 22课 生了什么社会影响。 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分析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材料一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 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 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材料二 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 1)启蒙思想理性王国的破灭、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动荡、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 2)知识分子寻找新的精神 2、寄托。 巴黎圣母院 剧情简介思想内涵:赞美美好心灵,揭露社会黑暗、堕落。 吉卜赛姑娘 爱斯梅拉达 :美丽纯洁巴黎圣母院副主教 克罗德 :道貌岸然、阴险狠毒敲钟人 卡西莫多 :外貌奇丑而心地纯洁善良国王护卫队队长 法比斯 :潇洒风流、卑鄙自私普罗米修斯因反抗天神对人类的专制残暴被铁链锁在高加索岩石上,身受摧残但绝不屈服,最终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 表达了诗人反对专制统治 ,反对宗教迷信 ,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 雪莱 不愧为是诗坛上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 雪莱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 3、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 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感悟历史 *海涅 (1797 1856)浪漫主义的“幻想之王”,恩格斯称赞他是“德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 探究: 结合以上作品的内容,分析 这些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文学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特点:创作风格: 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情节跌宕。 思想感情: 不再刻意突出理性,歌颂人的感情。 反对封建制度,憧憬未来。 探究:中外关联拓展: 18世纪末 19世纪初所出现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对中国的影响产生于 180世纪传入有着古老传统的中国,五四一代的中国文人被认为是浪漫的一代 ,年代前后的十年被看作是浪漫的十年。 中国在这一时期文 4、学、音乐、美术方面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他们的代表作品。 作探究一19世纪 30、 4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共产党宣言 19世纪 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并没有消除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依然严重)探究: 为什么至 19世纪 30年代至 20世纪早期会出现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2、特点:( 5、1)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 剖析 社会生活本质 , 揭露 和 批判 社会的罪恶。 ( 2)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3、影响: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1、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19世纪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的 人间喜剧 由 91部小说组成。 共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 展示了 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因而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 全书描写了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具有强烈的 现实主义 色彩,简直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法国社会史。 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人间喜剧 安娜 卡列尼娜 是一部 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也是 现实主义 文学的典范。 它把 19世纪批判现实 6、主义推向了最高峰。 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 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 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 安娜 卡列尼娜 ,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 第二篇章(代主义文学( 20世纪)作探究二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故事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20世纪,垄断资本主义、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背景:特点:(反传统 反理性)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美国: 海明威 老人与海 爱尔兰:贝克特 等待戈多 老人与海 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 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 7、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 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 等待戈多 写两个流浪汉在荒野路边的一棵树下等待戈多,用各种无聊的动作和对白来消磨时光。 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没作交代,唯一的主题便是等待。 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借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 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 ”这一戏剧主题。 萨缪尔 贝克特 等待戈多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 8、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第三篇章苏联和亚非拉文学( 20世纪)产生的背景、代表作品、特点。 合作探究三苏联社会主义文学背景:特点:代表: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并取得巨大成就。 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多样化的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 高尔基: 母亲 (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基础)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用笔战斗的无产阶级勇士高尔基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 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 散文诗 海燕 ,创造了一个勇敢的海燕形象,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是一篇不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斗檄文与颂歌。 母亲 则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 9、为社会主义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之作,被列宁称赞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亚、非、拉文学特点: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主义压迫思想代表: 印度: 泰戈尔: 戈拉 中国: 鲁 迅: 呐喊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尼日利亚:索卡因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高涨背景:林徽因、泰戈尔、徐志摩泰戈尔亲自将他的 吉檀枷利 译成英语, 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戈拉 是其长篇小说代表作,体现泰戈尔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 他创作的 人民的意志 是今天印度的国歌。 百年孤独 是 哥伦比亚 作家马尔克斯化了 18年的时间完成的代表作。 作者勾画了 哥伦比亚农村百年兴衰 的图案。 通过次作品,作者开启了现代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新流派,称为“魔幻现实主义”。 文学的繁荣19世纪 世界文学主要成就20世纪 世界文学主要成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苏联文学亚非拉美文学18世纪末 19世纪 30年代19世纪 30年代 20世纪早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结构1、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 ,从根本上反映了( )A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 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努力C不同的阶级利益 D 不同的地域特点2、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