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必修一 第4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课件内容摘要:
1、单元脉络梳理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核心考点归纳 考点一考点二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时间 特点 主要表现 影响建国后到20世纪 60年代末遏制、孤立、封锁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中国长期被排挤在联合国之外,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时间 特点 主要表现 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最终实现正常化 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1年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 中美联合公报 ,结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中美发表 中美建交公报 ,1 2、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时间 特点 主要表现 影响1979年至今多方合作、摩擦不断在反恐问题、经济合作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但也有不和谐因素导致中美关系出现波折,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和贸易摩擦等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1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 2012年 2月 13日至 17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在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 40周年之际的重要访问。 回顾历史,关于中美关系的说法准确的是 ( )A 20世纪 60年代出现了转机B 1971年两国关系走向了正常化C中 3、美关系的改善受到中日关系的影响D 1979年双方建立了外交关系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 中美关系开始出现转机是在 20世纪 70年代,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 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关系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答案: 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特点 外交成就建国初期 (20世纪 50年代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美国孤立政策;亚非国家的独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实行 “ 一边倒 ” 的外交方针“ 一边倒 ”同苏联等 17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期 国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特点 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中国 4、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的崛起、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改善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扩大外交,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时期 国内外形势外交政策 特点 外交成就改革开放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以及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外交政策变化的根源:中国外交政策变化主要是以我国的国家根本利益为转移的2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A “ 一边倒 ” 政策的出台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D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怀抱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已经成熟。 答案: B。(北师大)必修一 第4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课件
相关推荐
——就在于文化创新 ——是 社会实践 发展的 必然要求 ,是 文化自身 发展的 内在动力 ——见课本 48页 ②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动力 和 基础 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源泉 ( 4)、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鲁迅在 《 狂人日记 》 中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高尔基在 《 海燕 》 中呼唤:“暴风雨。 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 ”这反映了( ) A
、变质货物水运: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中国于 2020年 4月 18日起实施铁路第 6次大提速 一列 CRH时速 200公里的提速牵引试验列车飞驰在京广线 以开行时速 200公里动车组为主要标志的铁路提速牵引试验已经圆满结束,并取得成功。 试验表明,第六次大提速条件基本具备,这将意味着中国铁路既有现代提速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单元脉络梳理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核心考点归纳 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代议制最早产生在英国,由于这种制度代表了人类在政治民主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所以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2特点(1)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 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选举产生。 国家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1、单元脉络梳理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核心考点归纳 1949 1954年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基本形成 (1954 1957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单元脉络梳理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核心考点归纳 考点一考点二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形成背景 发展过程 内涵(特征 ) 利弊 (影响 )雅典民主制度 独特地理环境使希腊人形成了平等互利的意识 希腊的城邦制度 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与斗争 梭伦改革: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确立 伯里克利改革:黄金时代 主权在民 轮流执政 权力制衡 法律至上 利:缓和矛盾,巩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