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必修一 第5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课件内容摘要:
1、单元脉络梳理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核心考点归纳 考点一考点二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形成背景 发展过程 内涵(特征 ) 利弊 (影响 )雅典民主制度 独特地理环境使希腊人形成了平等互利的意识 希腊的城邦制度 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与斗争 梭伦改革: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确立 伯里克利改革:黄金时代 主权在民 轮流执政 权力制衡 法律至上 利: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影响深远 弊: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形成背景 发展过程 内涵(特征 ) 利弊 (影响 )罗马法律制度 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罗马帝国时期的扩张及不同民族的矛盾斗争 2、由习惯法到成文法 由公民法到万民法 由零散到形成体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护私有财产 维护奴隶制度 调节经济生活纠纷 利:稳固了统治,缓解了矛盾;对近代欧美的立法和司法影响巨大 弊:维护奴隶制度,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1 “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 ,其中罗马的 “ 宏伟 ” 指的是 ( )A民主制度 B公民大会制度C法律制度 D帝国制度解析: 古代罗马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在于建立了世界古代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法律制度。 答案: 希腊形成的必然性区域辽阔 农业文明 (农业经济 )的存在 分散的封建自然经济:农民需要强有力的政府保护,协调农业生产,组织抵御自然灾害 3、;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形成强大的皇权地处地中海沿岸,山多地少,港湾、岛屿众多 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发达 有公平的法则及自由、宽松、民主的政治氛围 小国林立、民主政治发达、法律体系较完善比较内容 中国 古希腊发展趋势 专制 走向民主政治改革、法律制度加君主专制,法律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古希腊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并以法律作保障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并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易摧毁文明、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比较内容 中 4、国 古希腊认识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各种形式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2 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 一文中写到: “ 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粗糙体制 ” 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B “ 粗糙体制 ”“ 精致体制 ” 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C “ 粗糙体制 ” 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D “ 粗糙体制 ” 和 “ 精致体制 ” 没有本质的区别解析: 从材料看, “ 粗糙体制 ” 和 “ 精致体制 ” 分别指希腊的民主政体和中国的专制政体。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民主政体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故 A、 B、 者分别体现了专制和民主的不同特性,有本质的区别,故 案: D。(北师大)必修一 第5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元课件
相关推荐
1、单元脉络梳理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核心考点归纳 1949 1954年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基本形成 (1954 1957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单元脉络梳理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核心考点归纳 考点一考点二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时间 特点 主要表现 影响建国后到20世纪 60年代末遏制、孤立、封锁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中国长期被排挤在联合国之外,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时间 特点 主要表现 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最终实现正常化
——就在于文化创新 ——是 社会实践 发展的 必然要求 ,是 文化自身 发展的 内在动力 ——见课本 48页 ②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动力 和 基础 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源泉 ( 4)、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鲁迅在 《 狂人日记 》 中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高尔基在 《 海燕 》 中呼唤:“暴风雨。 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 ”这反映了( ) A
1、单元脉络梳理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核心考点归纳 考点一考点二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二战后至今,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具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 20世纪 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 “ 北约 ” 和 “ 华约 ” 两大集团全面对抗
声卡来自新加坡 主板来自台湾地区 内存来自韩国 显示器来自日本 光驱来自马来西亚 组装成 日本沿海工业带、中国沿海地区 使用于 中国内陆地区 废弃于 某一品牌电脑的“生命过程” 为什么要进行这么多次地点的转换。 这一个品牌电脑在它的“生命过程”中需 要经历哪些交通运输方式。 这说明了不同地域之间联系的什么特点。 读某企业成本比较表,完成 1~ 3题。 某企业区位的成本比较(单位:元 /t)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