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必修一历史 第7课《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ppt课件内容摘要:
1、1905年同盟会成立,提出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的政治纲领。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体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3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一、1背景(1)组织准备: 团体: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 政党: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中国同盟会。 以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 ” 作为政治纲领。 兴中会创立民国(2)思想准备:孙中山把同盟会纲领概括为 “ 民族 ”“ ”“ 民生 ” 三大主义,成为的指导思想。 (3)军事准备 2、:一系列 的发动,促成了革命形势的高涨。 民权起义2武昌起义(1)条件: 武昌地区革命党人活跃,革命力量发展迅速。 湖北革命党人的宣传使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湖北革命党人在 中的宣传为革命积聚了武装力量。 新军(2)经过: 1911年 10月 10日,起义爆发,成立革命政权。 12日占领武汉三镇。 (3)意义:推动了全国各地的反清斗争的迅猛发展,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湖北军政府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有了统一政党的领导。 以前,革命团体分散,各自为战,先后举行的起义均失败。 现在有了统一政党,便于领导全国革命。 (2)有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 3、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3)有了公认的民主革命的领袖。 由于孙中山的威望,他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者。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 成立。 2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宣布国家主权属于 ;规定了人民民主和自由权利。 (2)意义:体现了 精神,反映了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历史要求,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临时政府全体国民民主3的历史意义(1)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 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3)为中 4、国 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打击了帝国主义,对 及全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封建君主专制亚洲民族资本主义 “ 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 打开中国近代化 “ 闸门 ” 的表现是什么。 反动力量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探究升华 正确认识的成败(1)成败一览:成功推翻了满清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失败 的胜利果实被窃取,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 5、质没有改变(2)基本认识:一般认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标和预定目标是否实现,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根本目标和预定目标,以这个标准衡量,我们可以说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 历史事件本身就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只有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辩证地看待,才能对它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例 1 (2011 海南高考 )一般认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解析 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看革命的任务,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答案 一”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 6、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近代第一次有明确革命纲领的人民斗争;是近代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引起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 1以下是西方历史学家对的评述,其中与我们观点相一致的是 ( )A “ 旧制度崩溃了,但共和派革命党人之混杂集团并未对此作出真正的贡献,仅仅充当了无足轻重的支持力量 ”B “ 尽管革命以新军中士兵的爆发而开端,革命本身毫无疑问仍然是一个上流阶层的革命 ”C “ 并不像大家声称的那样是一种资产阶级革命,而仅仅是中国政权解体的一个简单插曲 7、 ”D “ 就像 1911年所表明的那样,清朝最终是由于内部的积弱而崩溃,并非被革命力量所推翻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上流阶层 ” 指资产阶级,与我们的观点一致。 而 A、 C、 案: B例 2 (2011 安徽高考 ) “ 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 这一评价 (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的历史事实解析 材料肯定了推翻满清王朝统治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了它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严重不足。 正是基 8、于对这一不足的认识,陈独秀等人发起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以弥补之。 这一评价是对不足的正确认识。 符合材料的含义;材料对的评价是中肯的,基本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 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才彻底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在学习了的相关内容后,同学们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观点有( )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胜利果实被袁世凯夺取了, 的说法不正确。 答案: C。(北师大)必修一历史 第7课《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ppt课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