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1)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你今年几岁了小彬,我能猜出你年龄。 不信你的年龄乘 2减 5得数是多少。 21小彬他怎么知道的我年龄是 13岁的呢。 ( 21+5) 2=13 如果设小彬的年龄为 么 “ 乘 2再减 5” 就是 _,所以得到等式: _ _。 21像这样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叫做 方程。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是的打“ ”,不是的打“”。 (1) =3 ( ) (2) 3 ( ) (3) y=3 ( ) (4) +y=2 ( ) (5) 22=0 ( ) (6) ( ) (7) 2m ( ) (8) S=r 2 ( ) 2判断 方程有未知数 是等式上面的问题中包含 哪些已知量 、 未知量和等量关系 2、 ?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升高约 15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 1米。 思考下列情境中的问题,列出方程。 情境 140米,那么可以得到方程:_。 40+15=100情境 2某长方形足球场的周长为 310米,长和宽之差为 25米,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如果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 么长为 (X+25)米。 由此可以得到方程:_ _。 2+(+25)=310(X+25)米40+15 =100 2 +( +25)=310三个情境中的方程为:上面情境中的方程 有什么共同点。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元 ),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 1(次 ),这样的方程叫做 一元一次方程。 练习题1、请联系生活中的例子编一道应用题,并列出方程。 2、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 3分,平一场得 1分,负一场得 0分。 甲队与乙队一共比赛了 10场,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一共得了 22 分,甲队胜了多少场。 平了多少场。 解:设甲队胜了 乙胜了( 10 x) 场由题意得3 x+(10 x)=22 今年几岁了”的探讨,我们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在对其他实际问题研究中感受了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作用。 . 在分析课本设置的例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了列方程的“核心”与“关键”。(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1)ppt课件
相关推荐
1、学习目标: 1、在理解同类项概念的基础上,会识别同类项。 2、知道合并同类项的意义,初步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积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观察、概括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 难点 :识别同类项,会合并同类项。 实际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同一类事物有很多,为了需要,往往我们要将它们进行分类。 有哪个同学愿意给大家举个例子呢
是南美的粮仓。 这里有着阿根廷全国67%的人口, 80%以上的工业,以及许多重要铁路和城市,是阿根廷的心脏。 1.影响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区位因素 气候:气候温和 草原:草类茂盛 地价: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便宜 交通: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2.大牧场放牧业经营方式高度集约化,商品化、专业化和经济效益高,科技应用广泛。 3.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加强科技应用
1、)12 3 45678910 11活动一 :请同学们伸出左手 ,从大拇指开始象左边显示的这只手那样数数字1,2,3, 想一想1、 数到 20时 , 刚好落在哪个手指上。 2、 数到 200时又会落在哪个手指上呢。 2000呢 ?想一想。 观察下表,按数数的方法填写下表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1 2 3 4 5一展身手观察下表,你能解释数的数字与手指的对应关系吗。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足方程 A的坐标是方程组的解 1 1 12 2 200A x B y CA x B y C P113 例 1 1 : 3 4 2 0l x y 2 : 2 2 0l x y 画图 两点 确定一条直线 练习 P114 1( 1) 注意画直线的方法: 两点 确定一条直线 1 l2 x y l1 2121212//kkllbb l2 x y
元一次方程(二)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 2:等式两边 同时 乘(或除以一个不为 0的数),所的结果仍是等式。 与小学所学等式性质的区别例 1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 x 2=5; ( 2) 3=加减法互为逆运算方法一: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写出详细步骤下列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中,那些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