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中考文言文阅读(4)《说虎》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四、说虎知识梳理第一部分 揭示矛盾虎之力,于人不啻( 也。 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1. 词语解释( 1) 于 人不啻倍也 于:不啻:( 2)虎 利 其爪牙 利:不止锋利,这里做动词,“以 为利”跟 相比;2. 句子翻译( 1)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老虎的力气跟人比,不止大一倍。 ( 2)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 老虎有锋利的爪牙,而人却没有,老虎又有成倍于人的力气。 ( 3)则人之食 于 虎也 于: 表示被动关系,可以为“被 ”第二部分 分析矛盾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 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 2、而人用物。 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1. 词语解释( 1)然虎之食人不 恒 见 恒:( 2)而虎之皮人常 寝处 之 寝:处: 居住,这里是坐的意思躺着休息,卧常2. 句子翻译( 1)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 ( 2)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 ( 3)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 3)而人用 物 物:( 4) 虽 猛必不胜 虽:这里指捕虎的工具虽然可是老虎吃人的事并不常见,而人却常常在老虎皮上坐卧。 所以力气的作用只是一,而智慧的作用则是百。 凭借一来和百敌对,虽然勇猛却一定不能取胜。 第三部分 得出结论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是故天下之 3、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1. 词语解释( 1) 是故 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 是故:( 2)皆虎之 类 也 类:( 3)其为人 获 而寝处其皮也 获:( 4)何 足 怪哉 足:相同所以,因此捕获值得2. 句子翻译( 1)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所以被老虎吃掉的人,是有智慧和工具却不能利用的。 ( 2)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因此世上那些只知用力气而不用智慧,以及那些只知凭借自身的作用而不知借助别人的作用的人,都跟老虎一样。 ( 3)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老虎被人捕获并且被人在它的皮上坐卧,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 全文中心 】 本文借虎喻人,即借说虎的力气大,又有锋利的爪牙,反而被人捕杀这一事实来总结经验教训,说明不懂得运用智慧,不会凭借外界力量,只凭自己的力量一味蛮干,就会招致失败的道理。 【 文意理解 】1. 说虎 将人与虎相比,有两个字是最关键的,你能把这两个字指出来吗。 用智全文理解2. 试分析作者写 说虎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借虎喻人,即借说虎的力气大,又有锋利的爪牙,反而被人捕杀这一事实来总结经验教训,说明不懂得运用智慧,不会凭借外界力量,只凭自己的力量一味蛮干,就会招致失败的道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