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西师大版数学六下22圆锥的认识1内容摘要:
小组观察讨论,作好记录,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教师找 3 个小组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学生 1:圆锥由两部分组成,有一个面是平的,有一个面是曲的。 平的面叫底面,曲的面叫侧面。 学生 2:曲面最顶端的部分是圆锥的顶点。 学生 3:圆锥和圆柱一样有高。 教师根据学生的 回答在黑板上标出顶点和底面。 表扬学生观察仔细。 ( 2)认识圆锥的底面。 学生观察自己桌上的圆锥,说说圆锥的底面是什么形状。 学生通过观察知道圆锥的底面是圆形。 底面圆心就是圆锥底面的中心。 教师在黑板上标出圆心 O。 ( 3)认识圆锥的侧面。 教师: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猜测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形状。 教师用小黑板演示,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学生观察展开图的形状,直观感知圆锥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学生动手做一做圆锥。 操作:学生拿出准备的扇形图片,然后围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形状。 学生通过操作制成一个圆锥,从而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 4)引导学生探究圆锥的高。 教师:刚才同学们谈到圆锥也有高,那么圆锥的高在哪里。 教师抽学生在黑板上标出高。 可能有的学生认为母线是高,也可。20xx春西师大版数学六下22圆锥的认识1
相关推荐
观察讨论,作好记录,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教师找 3 个小组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学生 1:圆锥由两部分组成,有一个面是平的,有一个面是曲的。 平的面叫底面,曲的面叫侧面。 学生 2:曲面最顶端的部分是圆锥的顶点。 学生 3:圆锥和圆柱一样有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 答在黑板上标出顶点和底面。 表扬学生观察仔细。 ( 2)认识圆锥的底面。
板书课题 :圆柱的体积。 三、 新课教学 1. 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l)自学 例题,同桌说说怎么把 圆柱 转化 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 (2)小组合作把圆柱体 切割拼合 成长方体。 (3)请学生演示教具 ,边演示边讲解切割拼合过程。 (4)出示课件演示圆柱体切割拼合成长方体过程。 (5)观察拼成 的长方体与圆柱体有什么联系。 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板书 : 长方体的体积
2= 9∶ 6, 6∶ 2= 9∶ 3„„32 = 96, 62= 93„„ 教师:这些都是比例。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例的意义。 (板书:比例的意义) 教师: 2∶ 9 和 3∶ 6 能组成比例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学生说出 “ 判 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再判断 2∶ 5 和 80∶ 200 能否组成比例。
什么 ?最后求什么 ? 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点拨。 反馈: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叙述题意。 教师抽学生叙述思考过程,要求语言简洁,思路清晰。 在反馈过程中,尽量多抽几个学生叙述。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 题的关键是求出圆锥形煤堆的体积,也就求出了煤堆的质量。 教师抽学生上台板算。 板书: 煤堆的底面积: 煤堆的体积: 教师:最后的结果为什么要取整数部分再加 1。 让学生明白装了
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要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我平时非常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表现也相当的出色。 我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分组观察、操作、讨论,动手做实验等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心情进行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 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一、收获: ,学生可以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