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西师大版数学六下13问题解决10内容摘要:
全班讨论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预设:学生 可能说出今年毕业生人数是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 15%,也就是去年的 115%;或者说出今年毕业生人数是去年毕业生人数加上今年比去年增加的人数。 ( 3)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结合我们的分析,试一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全班交流,教师板书两种主要方法。 200 ( 1+ 15%)= 230(人) 200+20015%=230 (人) 结合板书,重点分析第一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教师重点提问:( 1+ 15%)是什么意思。 第二步为什么用乘法。 指名学生回答后,强调:( 1+ 15%)表示今年毕业生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要求今年毕业生人数也就是求单位 “1” 即去年毕业生人数的( 1+15%)是多少,。20xx春西师大版数学六下13问题解决10
相关推荐
角色)。 2.画一画 完成教科书上的课堂活动第 2题。 画好后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要那样画。 (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涂画) 3.完成练习二的第 1, 2题 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1)选择引入新 课时 提出的问题。 ( 2)根据同学们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算一算各种成分的具体数量。 (比如:某种水稻的包装上标着发芽率是 98%,根据标注的粒数算一算这包种子大约可以发多少棵芽。
1、第 5章 托勒密到开普勒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 . 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 2 . 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 知道行星运动在中学阶段的近似处理。 3 . 联系相关学科和生活知识 , 初步运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4 . 体会科学家实事求是、尊重客观 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一 二 三一、托勒密集古代天文学研究之大成 公元 15
1、第 4章 能的变化与机械功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 . 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 , 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 . 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 , 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 . 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4 . 了解弹性势能 , 知道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一 二 三一、重力势能 1 . 定义 : 物体由于被 举高 而具有的能量。 2 . 表达式 : E p = 3 . 单位 :
1、出地球去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 . 了解人造卫星的发射、运行等情况。 2 . 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 ,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 . 理解掌握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4 . 了解地球同步卫星的规律。 5 . 了解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 二一、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速度 1 . 牛顿的设想 如图所示 , 当物体的 速度 足够大时 ,
还剩多少千克。 请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回答。 二、对比练习 1.巩固练习 ( 1)某校有学生 800 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60%,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 2)某校有男生比女生多 120 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90%,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 请全班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讲评,要求学生说出数量关系。 2.只列式(或方程),不计算 ( 1)学校有 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多 25%,篮球有多少个。
1、第 6章 典力学的巨大成就和局限性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 . 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 , 知道经典力学发展历程中有哪些物理学家作出了突出贡献。 2 . 了解经典力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对当时自然科 学、社会发展的影响。 3 . 认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一 二 三 四一、一座永垂不朽的纪念碑 1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产生 英国科学家 牛顿 的代表作 , 出版于 1 68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