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科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6)-光学和热学ppt课件内容摘要:

1、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专题六 光学和热学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命题重点 】1光的直线传播。 命题题型 】1选择题。 答题注意 】1理解光的传播规律。 度不变。 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一 光的反射和折射2015扬州 如图 所示,女孩用一种可以隐身的斗篷遮住身体的下部,人站在女孩的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而被斗篷遮住的身体部分 “ 消失 ” 了。 下面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 )图 C 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解析 】 人站在女孩的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而被斗篷遮住的身体 2、部分 “消失 ”了,这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2014泰安 日晷仪是古代人们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如图所示。 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 )A反射 B折射C直线传播 D色散6 2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2014长春 北湖公园为美丽的长春又增添了一处靓丽的风景。 人们游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水中的 “白云 ” B阳光下游客的影子C水中游动的鱼 D垂柳在水中的倒影【 解析 】 水中的 “白云 ”、垂柳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阳光下游客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3、形成的。 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二 了解眼球的折光系统如图 所示,某同学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 ( )6 3【 解析 】 佩戴眼镜的目的是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近视眼由于成像在视网膜前方,需戴凹透镜矫正。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015滨州 小明同学在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 自己的感觉对吗。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 4、探究。 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 (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图 步骤一: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 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 B。 当把蜡烛 现蜡烛 的像重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步骤二:多次改变蜡烛 平面镜后移动蜡烛 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 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 _ (选填 “一 ”或 “二 ”)。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得到的结论 5、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 _,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_ 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_。 二物体大小相等 相等垂直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 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_ (选填“能”或“不能” )观察到蜡烛 明所成的是_(选填 “虚 ”或 “实 ”)像。 不能虚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四 掌握晶体的熔化和凝固2014呼和浩特 小杨同学在探究 “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时,画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图甲所示。 甲 乙图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1)由图甲可知,冰的熔点为 _。 (2)如果某时 6、刻温度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读数为 _。 (3)相同时间吸热相同,从图甲中可以判断冰的比热容 _水的比热容 (选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 【 解析 】 (1)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由图可知温度不变时为0 ,熔点是 0。 (2)如图乙所示我们可以看出温度计的液柱在0的下面,距离为 6个小格,每小格是 1 ,示数是 6。 (3)由图甲可知, 10 , 10 ,相同时间吸热相同,变化温度小的比热容大。 0 6小于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五 液体的沸腾2015益阳 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 图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 7、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 (2)当观察到 _时,说明水已沸腾。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_。 89气泡越变越大继续吸热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4)下列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像是 _。 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解析 】 (1)每一大格代表 10 ,每一小格代表 1 ,示数是89。 (2)水在沸腾时,水温达到沸点,温度不再升高,水在各个部位同时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加之越往水面液体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越变越大。 (3)液体沸腾时要继续吸收热量,因此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 8、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 (4)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如图 度升高,升高到沸点以后,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图 度一直升高。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六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2015岳阳 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 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6 7A玻璃管口冒出的 “白气 ”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D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解析 】 玻璃管口冒出的 “白气 ”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在上升遇冷液化 9、形成的小水滴;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实现;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这种内能传递给水,水沸腾汽化为水蒸气,高温的水蒸气可以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自身的温度会降低,内能会减少,转化成了叶轮的机械能。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如图 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 (1)水沸腾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_ _。 这个过程中,燃料的 _能转化为水的 _能,又通过做功,把 _能转化为 _能。 图 (2)实验时,一般会将整支试管连同橡皮塞外面装有金属网,这个金属网的作用是 _ _。 【 解析 】 水沸腾后气压增大,橡皮塞被冲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橡皮塞被水蒸气冲出 化学内 内机械防止橡皮塞被冲出时伤害人体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