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科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4)-力学ppt课件内容摘要:

1、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专题四 力学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命题重点 】1运动和力。 命题题型 】1选择题。 答题注意 】1正确进行受力分析。 理等进行分析。 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一 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2015菏泽 针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小军进行了下列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桌面压力的作用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不具有惯性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2、 解析 】 由物体的状态分析受力情况,文具盒状态是静止,受力平衡,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平衡力。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2014安徽 如图 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 关于物体的受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图 体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B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C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D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解析 】 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一定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由于两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二力不可能 3、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于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则物体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的作用;根据弹力的定义可知,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都属于弹力,因此物体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预测变形一 】 小强用 10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_N;某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_(选填 “小于 ”“等于 ”或 “大于 ”)10N。 【 解析 】 课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当拿走书包后,压力减小,滑动摩擦力减小。 10小于归类探究 专题限 4、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预测变形二 】 质量相同的 A、 们运动的 s 甲、乙所示,则 ( )图 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A两件货物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 6s 货物的平均速度C吊车钢索对 货物的重力D 解析 】 s, s。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二 关于压强的分析与计算2016预测 如图 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 1/2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D利用乙图的 5、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解析 】 甲图中吸盘在竖直方向受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墙对吸盘的支持力,二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钩码的重力没有任何关系;乙图中吸盘受到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和物体对下面吸盘的拉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由图不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故不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由 图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故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三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2015重庆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规律的实验中,做了 6、如图 所示的实验,将同一物体 0的液体中,并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图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乙、丙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 _ _;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选填 “有关 ”或 “无关 ”)。 (2)由实验可知 _N, _N。 (3)同组的小薇同学继续用下面的方法测出了金属块 的具体操作如下:取边长为 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有 2/5高度露出液面,如图 图甲 7、所示,则木块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 _;大甲、丙、丁无关623a/5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将 图乙所示;用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将物体 入液体中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高度 图丙所示;图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则 B _(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 )。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认为小薇同学的操作还是有一些不足,请你说出一条不足之处 _ _。 【 解析 】 (1)由图甲可知物体的重力为 6N,由图乙可知此时受浮力 1N,由图丙可知此时受浮力 2N,所以比较甲、乙、丙可得结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丙、丁两图中,物体 8、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但深度不同,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两图中受到的浮力都是 2N,所以比较实验序号甲、丙、丁可初步得出结论:25 a h 1h 2 h 1 0 刻度尺测量时读数有误差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由图甲可知物体的重力为 6N, N 4N 2N。 (3) 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a/5,所以浸入液面以下的部分高度为 3a/5。 由图甲可知,木块漂浮于液面,所以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 液 3液 ,则 30 同理由图乙可知: 0gS(a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同理由图丙图可知: G 9、 木 0g S ( a 联立解 得: 02 a /5 联立解得: V B S ( h 2 , 则物体 B 的密度为: B025a 25a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四 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2014绍兴 安全阀常作为超压保护装置。 如图 所示为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锅炉安全阀示意图,阀的横截面积 1 2,105气压强为 105在 4 6_锅炉承受的最大压强减小,为保证锅炉安全,应将重物向 _(选填 “左 ”或 “右 ”)移动。 96右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解析 】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FG 1 2,故 1 3;则所挂物体的重力:G 1/3F 1/31/ 10、3 (105105 6 10496N;若锅炉承受的最大压强减小,为保证锅炉安全,应将重物向右移动。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预测变形 】 如图 所示,轻质杠杆 点转动,在 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若将动力的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 ( )A动力臂增大,动力增大B动力臂增大,动力减小C动力臂减小,动力减小D动力臂减小,动力增大图 D【 解析 】 动力作用线与杠杆垂直时动力臂最长,当阻力与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减小,动力增大。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类型之五 掌握有关力学的综合计算2015河北 如图 所示,将边长为 10细绳挂在轻质 11、杠杆的 1 30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 0。 撤去 2时,103(30N/1)画出 2)求合金块的质量。 (3)求 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图 【 答案 】 (1)如答图所示。 例 5答图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2)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 F 动 l 动 F 阻 l 阻 , 则 G 30N 3 90N , 根据 G 所以 m 0k g 9k g。 ( 3) 由于 p 则 F 支 F 压 103 ( 0.1 m )2 12N , 由于 B 的夹角为 30 , 所以 2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 G F 支 ) 则: G F 支 ) ( 90 12、N 12N ) 52N。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2014杭州 汽车超载是当前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根源。 为了加强监控,各地均设置超载监测站。 如图 所示,图 已知某汽车的自重为 2t,其载重量为 10t。 现让该汽车前轮开上电子地磅秤,其读数为 5t,后轮开上电子地磅秤读数为 6t,且前后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相等。 问:(1)该汽车的前后轮对地面的压强是否相同。 为什么。 (2)该汽车是否超载,通过分析计算说明理由。 归类探究 专题限时检测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答案 】 (1)不相同;前轮对地面的压强小于后轮对地面的压强,因为前后轮对地面的受力面积相同,前轮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后轮对地面的压力。 (2)该汽车不超载。 【 解析 】 (2)方法一:以汽车前轮为支点建立杠杆模型,示意图如答图甲。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