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第28课时-浮力ppt课件内容摘要:
1、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第 28课时 浮力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 浮力 (了 解 )(1)含义:浸在液体 (或气体 )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 (2)方向: _。 (3)施力物体: _。 (4)单位:牛 (N)。 (5)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 (或气体 )的压力差。 竖直向上液体 (或气体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2 阿基米德原理 (了 解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_ _。 (2)表达式: _。 由公式可知浮力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 _和排开液体的 2、_。 (3)适用范围:浮力的计算公式也适用于 _。 物体排 液 积气体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注意 】浮力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无直接关系。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3 物体的浮沉条件 (理 解 )(1)物体的浮沉条件当 ,物体上浮:在物体未露出液面以前,由于排开液体的体积没有变化,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 当物体露出液面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漂浮,此时 当 (物体浸没 ),物体悬浮;当 ,物体下沉。 (2)浮沉条件的应用密度计:根据漂浮时 原理制成的。 密度计在各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3、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轮船:轮船在不同的水中处于漂浮状态,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目的;热气球:使气球内的气体体积变化 (即排开空气的体积 )而改变浮力大小,从而达到气球上升和下降的目的。 【 注意 】在比较 系判断物体浮沉时, 的是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4 有关浮力的分析与计算 (理解 )(1)视重法:向上的拉力 浮力 和等于向下的重力 算出浮力的大小,即: _。 (2)阿基米德原理法:阿基米德原理是求解浮力问题的基本方法,即 _。 G 注意 】视重法分析浮力时需注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是浮力的大小而是拉 4、力的大小。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类型之一 理解浮力2015益阳 体积均为 200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 28 1所示,已知木块重为 金块重为6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_N,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_N。 图 28 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解析 】 木块漂浮,根据浮沉条件, 金块完全浸没在水中, 2002 10 4到的浮力 水 103kg/10N/2 10 42N。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2014台州 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 28 2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0N/( )8 2备考基础 5、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A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1块的体积是 2 10 4块的密度是 3 103kg/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点悟 】 注意柱形物体和球形物体,增大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并不一定与浸入的深度成正比。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 , 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 物体的重力为 3N , 物体浸入水中时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N , 所以物体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 浮 3N 1N 2N ;由阿基 米 德 原 理 F 浮 液 得: V 排 F 浮 水 g 103k g /10N/ 2 10 4因 6、为物体是全部浸没 ,所以 V 物 V 排 2 10 4公式 G 求出物体的质量: m 3k g 物 10 4 103k g /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类型之二 探究浮力的大小2015扬州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 28 3所示。 图 28 3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_ _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圆柱 7、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_N,圆柱体的体积是 _(0N/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 _kg/体排开液体丙、丁44 10 103的体积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解析】 (1) 由图甲、乙、丙所示实验可知 , 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 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 , 由此可知 ,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 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 , 应控制液体密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 由图示实验可知 ,可以选用图丙、丁所示实验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 (3) 由图甲、 8、丙所示实验可知 ,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浮 G F 5N 1N 4N ;根据 水 可知 , 圆柱体的体积: V V 排 F 浮 水 g4 103k g /10N/k g 4 10 4(4) 由图甲、戊所示实验可知 , 圆柱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浮力: F 浮盐水 G F 5N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点悟 】 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密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使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盐水的密度: 盐水 F 浮盐水k g 4 10 4 103k g/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同学们 9、在学习 “阿基米德原理 ”这节课上。 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 (如图 28 4图甲所示 )。 课后复习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 A、 质量不计 ), 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 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 ), 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 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 _;弹簧测力计 _(选填 “ 增大 ”“ 减小 ” 或 “ 不变 ” )。 比较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 10、小关系是 FA _FB(选填 “ ”“ ” 或“ ” )。 图 28 4减小增大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2)通过分析,你认为应提醒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请写出两条 ) _; _。 (3)对比图甲、图乙的两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 (请写出两条 ) _; _ _。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调零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溢水杯中加红色水,增加可见度能同时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解析 】 (1)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 F 一定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G F 11、, 以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渐调高平台 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所以排出水的体积增大,重力增大。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变化量 FB,大小相等,因为它们都等于重物排出水的重力。 (2)因为本实验用到弹簧测力计,所以应主要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上提醒。 (3)改进后的优点从增加实验器材的目的来分析:图乙的实验中,把水变为红色是为了增加可见度;使用可调节的平台,可以形象地观察到物体排出液体体积的增大。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点悟 】 与浮力有关的实验解题关键是要明确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只有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变量。 备考基础 归 12、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类型之三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2015台州 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图 28 5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 如图 28 5图甲所示 )。 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_重力 (选填 “ ”“ ” 或 “ ” )。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 (如图乙所示 ),杯中液面将 _(选填 “ 上升 ”“ 下降 ” 或 “ 仍在 )。 仍在 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解析 】 (1)密度计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2)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时,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因为液体的密度不变,浮力大小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 液 知,排开。(华师大)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第28课时-浮力ppt课件
相关推荐
1、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第 26课时 运动和力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 运动的相对性 (了 解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 (2)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 _。 (3)相对性: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1、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第四篇 物质科学(物理部分)第 24课时 光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 光的直线传播 (了 解 )(1)传播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 _传播。 (2)规律应用: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 _传播形成的,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日食、月食也是由于光的_传播形成的。 (3)光路可逆性
today. Her mother tells her to take the medicine and drink some . Miss Zhang tells her to。
(9) 我何渡为。 ( 宾语前置 ) 译文: (10)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 定语后置句 ) 译文: (1 1)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定语后置句 ) 译文: (12) 汉骑追者数千人 ( 定语后置句 ) 译文: 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 我还渡乌江干什么。 部下能骑马跟随的壮士有八百多人。 能跟上的骑兵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汉军追赶上来的骑兵有几千人。 第 7 步名句积累 ——
(6) 卿之功孰与武安君 ( 固定结构, “„„ 孰与 „„” ) 译文: 第 6 步名句积累 —— 经典名句君须记。 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 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 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 [ 文脉 梳理 ] 甘罗驳文信侯威张唐劝赵王智勇双全 [ 文本 精 析 ] 1 .甘罗是怎样把握现实矛盾并妥善解决矛盾的。
1、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第 29课时 电 路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 )(1)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转移。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会带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会带正电,橡胶棒则带等量的负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 _,异种电荷相互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