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第33课时-功和功率ppt课件内容摘要:
1、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第 33课时 功和功率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 功 (理解 )(1)两个必要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 _。 (2)公式: _。 (3)单位: _, 1J 1Nm。 距离W J)【 注意 】(1)必须注意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通过距离的方向是否一致。 (2)做功的多少与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无关。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2 功率 (掌握 )(1)含义:物体在 _内所做的功。 (2)公式: _。 (3)单位: _, 1W 1J/s。 【 注 2、意 】(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不表示做功的多少,功率越大,做功越快,并不表示做功越多。 (2)在进行有关功率的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单位时间P W/W)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3 简单机械 (理 解 )(1)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平衡条件: _;分类:省力杠杆: _;费力杠杆: _;等臂杠杆: _。 (2)滑轮定滑轮:能改变 _,不能 _。 实质是_杠杆;动滑轮:能 _,不能 _。 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 _杠杆;l2 l1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滑轮组:既能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拉力的大小由承 3、担总重的绳子 _决定, F=n;(3)斜面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若用 W 总 表示总功 , W 有用表示有用功 , 表示机械效率 , 那么 W 有用W 总 10 0 %。 段数【 注意 】使用机械有的可以省力,有的可以省距离,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类型之一 理解滑轮与滑轮组的作用2015河南 如图 33 1所示为小聪为拉船靠岸而设计的甲、乙两种方案,若拉船的力需要很大,则应选用 _方案(选填 “ 甲 ” 或 “ 乙 ” ),因为采用这种方案可以 _。 (不计机械的自重及摩擦 )图 33 1甲省力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4、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解析 】 甲的拉力是作用在船上的拉力的一半,而乙的拉力是作用在船上的拉力的二倍。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2014金华 如图 33 2所示,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 (不计摩擦 )。 图中 )A. . 1/2 1/2 解析 】 甲图是一个动滑轮,能够省一半的力,故 1/2( ;当拉力与竖直方向有夹角时,夹角越大,拉力越大, 图是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 图 33 2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预测变形 】 如图 33 3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 5、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 所用拉力分别是 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 动速度分别为 v 2、计滑轮摩擦,则 ( )图 33 3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A 2 1 4 2 1 4B 2 1 4 2 4 1C 2 4 1 2 1 4D 2 4 1 2 4 1【 解析 】 甲是定滑轮,绳子的拉力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摩擦力;乙是动滑轮,拉力等于 1/2的作用在物体上的摩擦力;丙是动滑轮,但拉力等于 2倍的作用在物体上的摩擦力。 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 点悟 】 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支点在圆心;动滑轮是省力杠杆,支点是绳子与滑轮的切点。 备考基 6、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类型之二 理解杠杆平衡条件2015苏州 物理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在探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图 33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 _端下降。 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_即可。 (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 小丽在 ,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 你认为原因是 _。 (3)他们认为 (2)问中拉力是做功 7、的。 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 ,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 30 的过程中,拉力 _。 左左侧 2个钩码挂到右侧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无法平衡12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解析】 ( 1) 若每个钩码重为 G , 杠杆上每格长 l , 在图甲中 ,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 5 G 4 l 20 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2 G 3 l 6 因为: 20 6 所以杠杆左侧下降;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 , 若要杠杆平衡 , 左侧取下 n 个钩码挂到右侧 , 则: (5 n ) G 4 l (2 n ) G 3 l , n 2 , 即需将左侧 2 个钩码挂到右侧即可。 ( 8、2 ) 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 , 在A 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 F , 当杠杆拉到水平位置时F 的力臂通过支点 , 即力臂为 0 ,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始终不能平衡。 ( 3 ) 杠杆从竖直位置转过 30 时 , F 水平移动距离为 的一半 , 即 L /2 , 所以拉力 F 做的功: W F 12L 12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2014湖北 小刚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 )(1)小刚进行如图 33 5图甲所示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动力 F _N。 甲 乙图 33 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9、(2)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检测弹簧测力计发现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 _。 【 解析 】 (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 针指在 3个小格上,因此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3N 3(2)实验中,拉力的方向向右倾斜,即拉力没有与杠杆垂直,导致阻力臂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不变时,阻力臂变小,阻力就会变大,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大。 【 点悟 】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 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动力臂、阻力臂分别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的垂线距离。 拉力没有与杠杆垂直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类型之三 掌握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2015益阳 如图 10、33 6图甲所示,重 5000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其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图 33 6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小车运动的速度多大。 (2)103)10率是多大。 【 答案 】 (1)s (2)0J (3)960J 96W【 解析 】 (1)由图像可知,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当 t 5s 6m,小车的速度为: v 6m/5s s。 (2)10此,重力对小车做功为 0J。 (3)由图像可知, 102m,人对小车做的功 W 80N 12m 960J,功率 P W/t 960J/10s 96W。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 11、出高分2014株洲 如图 33 7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桌面上的钩码所受的重力。 弹簧测力计从图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 解答下列问题。 图 33 7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钩码所受的重力为 _N。 (2)当 h 4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N,桌面对钩码的支持力是 _N。 (3)从开始提升到 h 16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是多少。 【 答案 】 解析 】 (2)钩码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示数不再变化,钩码的重力是 簧伸长长度与受到拉力成正比,根据图像可知每增大 1 h 4持力等于 (3)W (m 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点悟 】 三种 12、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 (例如:推而未动 ),二是有距离无力 (靠惯性运动 ),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力臂变化与动力变化分析不合理致错2014玉林 如图 33 8所示,一轻质杠杆支在支架上, 200N。 当 10子的拉力为 _N,此时 104用一水平拉力,使 _cm/过 使 N。 图 33 8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 错解 】 50 错因分析 】 分析 点时的力臂与 2在 点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C,即: 2020N 10得: 10N;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 5525压强公式: p F/体 F 2 104 c。(华师大)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第33课时-功和功率ppt课件
相关推荐
1、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第五篇 地球与宇宙第 35课时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 地球自转和地球绕日公转 (了解 )(1)地球绕日公转方向: _;周期:约 1年 (;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等;特征: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第 34课时 能的转化与守恒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1 能的转化与守恒 (了解 )(1)常见的各种形式的能量:太阳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内能、核能等。 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的转化与转移遵循 _。 (2)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会从一个物体
就把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征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方法 3 :品味 “ 字 ” 中的情趣、诗意 好 “ 字 ” 往往能赋予景物以情趣、诗意。 如: “ 红杏枝头春意闹 ” 中 , “ 闹 ” 字让读者恍似觉得红杏盛开 , 枝头蜂蝶云集 , 熙熙攘攘 , 齐来闹春 , 使一幅红杏图春意盎然。 方法 4 :体会 “ 字 ” 中的和谐意境 好 “ 字 ” 往往使诗歌的音韵和谐
1、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第 36课时 人类生存的地球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2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地壳运动 (了解 )(1)地球内部结构由里到外可分为: _三部分。 岩石圈包括 _。 地核、地幔、地壳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练出高分(2)地壳运动的表现火山
【答案】 米洛斯的维纳斯孕 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7 . 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说 “ 这艺术效果一半是由偶然所产生 ”。 【答案】 雕像原本就是一个美的典型 , 它是产生后来的艺术效果的一个因素;偶然失去双臂 , 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可能的想象空间 , 这是产生艺术效果的另一个因素。 8 . 作者为什么说 “ 暗自畏惧两条一览无遗的胳膊会重新出现在这座雕像上 ”。 【答案】 害怕复原 ,
1、走向高考 数学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标版 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函数与导数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函数与导数专题一专题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函数与导数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第五讲 导数及其应用专题一专题一 第五讲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命题角度聚焦方法警示探究核心知识整合命题热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