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1.2 中位数和众数(1)ppt课件内容摘要:
1、新课引入 研读课文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课件制作:怀集县 岗坪镇东 中学 钟少弟一、新课引入月收入 /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人数 1 1 1 3月收入 /元 5000 3400 3000 1000人数 6 1 11 1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 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 _;2、 若用上题算得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 , 你认为合适吗。 答 : _ 22人)的实际月工资,绝大多数人“被平均”,不合适。 12二、学习目标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和众数;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三、研读课文 2、将一组数据按照 _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称处于 _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_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6至 118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由大到小)中间位置的数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三、研读课文例 4 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 12名选手所用的时间(单位: 下:136 140 129 180 124 154146 145 158 175 165 148( 1)样本数据( 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 142的成绩如何。 解:( 1)先将样本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_的平均数,即 = 3、本数据的中位数是 29 136 140 145 146148 154 158 165 175 180 1472148146 处于中间的两个数 146, 148147三、研读课文( 2)由( 1)知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 _,它的意义是:这次马拉松比赛中,大约有 _选手的成绩快于 147 _选手的成绩慢于 147这名选手的成绩是 142于中位数 _,因此可以推测他的成绩比_选手的成绩好 读课文下面的条形图描述了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情况 说明这个中位数的意义 5 6 7 8 日加工零件数人数三、研读课文下面的条形图描述了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情况 5 6 7 8 日加工零件数人数分析: 中位数是 4、大小处于中间位置的数 , 共有 38个数 , 中间位置的是第 19个 , 与第 20个的平均数 , 这两个分别是 6和 6, 因而中位数是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 6。 三、研读课文下面的条形图描述了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情况 5 6 7 8 日加工零件数人数解 : 这些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中位数是 6由中位数是 6可以估计,在这些工人中,大约有一半工人的日加工零件数大于或等于 6个,有一半工人加工零件数小于或等于 6 个。 三、研读课文一组数据中 _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 30双,各种尺码鞋的销售量如表所示 码 /2 3 双 1 2 5 11尺码 /4 5销售量 /双 5、7 3 1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三、研读课文解:由上表看出,在鞋的尺码组成的数据中,_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它的意义是:_因此可以建议鞋店多进 _思考 你还能为鞋店进货提出哪些建议。 2 3 双 1 2 5 11尺码 /4 5销售量 /双 7 3 1三、研读课文下面的扇形图描述了某种运动服的 请你为这家商场提出进货建议 %24%30%22%号,所以建议商场多进次是进 其次进 进 、归纳小结1、将一组数据按照 _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称处于_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 _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组数据中 _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习反思:_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中间位置的数中间两 6、个数据的平均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五、强化训练1、跳远比赛中,所有 15位参赛者的成绩互不相同,在已知自己成绩的情况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 8名,只需要知道所有参赛者成绩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加权平均数2、 数据 8、 9、 9、 8、 10、 8、 9、 9、 8、 10、 7、9、 9、 8的中位数是 , 众数是。 五、强化训练3、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下面的条形图所示 数、中位数,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 人数13 14 15 16 17 18 年龄 /岁0246810分析: 总的年龄除以总的人数就是平均数 , 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 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 中位数一定要先排好顺序 , 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 , 如果数据有奇数个 , 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 ,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五、强化训练人数13 14 15 16 17 18 年龄 /岁0246810解 :这 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为 :( 132+146+158+163+172+181) 22=15,队员年龄的众数为 : 15,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 15。 意义:由平均数是 15可说明队员们的平均年龄为 15;由众数是 15可说明大多数队员的年龄为 15岁;由中位数是 15可说明有一半队员的年龄大于或等于 15岁,有一半队员的年龄小于或等于 15岁。(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1.2 中位数和众数(1)ppt课件
相关推荐
1、新课引入 研读课文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快速回答:只选一个做,做完后和前后座交流,也可以两个都做)(1)解方程 2x+20=0(2)当自变量 数 y=2x+20的值为 0。 解 : (1) 2x+20=02 2 0x 10x (2) 当 y=0时 ,即2 2 0 0x 2 2 0x
1、新课引入 研读课文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十三章 一次函数第 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课件制作:怀集县大岗中学 石迎伦一、新课引入1、画出一次函数 y=x+5与 y=5的图象 右图二、学习目标1、理解从函数的角度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会利用函数图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本第 97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如果用算术方法算,这是逆用体积公式,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算式的意义。 当然,也可在教学这个例题前,补充一个“已知物体的体积、长与宽,求长方体的高”的练习,这样分散难点,学生更能接受。 、体 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的一个活动。 学生在解决前面三个活动基础上,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一些用长方体或正方体有关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 这一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1、新课引入 研读课文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课件制作:怀集县坳仔中学,)一、新课引入若 x1, 则 _叫做这 321221112二、学习目标学会频数分布表中应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 、研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本第 113到 114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果 出现次, 出现 次, ., 出现 次(这里 那么 _,也叫做 这 权平均数
求:用 12 个体积是 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并填写表一: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1cm3正方体的个数体积( cm3) 长方体一 长方体二 长方体三 思考: ① 长方体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分别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 ② 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 2)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讨长方体 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规律。 生:每排个数就是长方体长所含厘米数,排数就是宽 所含厘米数
同;接头处尽量不要浪费等。 ( 3)明确长方体盒子的摆法不同是造成包装纸用量大小的主要原因。 2. 记录与计算 ( 1)你认为造成所需包装纸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所需包装纸的面积 = 所摆的长方体 的表面积 + 接头部分用纸量(按 2dm2计算)。 生:摆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越大,所用的包装纸越多,反之就少。 ( 2)究竟哪种摆法会更节约包装纸呢。 师:你们可以先将几个盒子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