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鲁人版语文必修一第5课归去来兮辞2内容摘要:
命复奚疑。 方法:按照辞的体裁 特点朗读。 要求:分清层次, 理清大意, 体会感情。 二读课文 归去来兮。 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 田园将芜,胡不归。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自读建构:知识点归纳 正音 飏 y225。 ng 樽 zūn 眄 miǎn 憩 q236。 岫 xi249。 翳 y236。 棹 zh224。 o 耔 Zǐ 遑 hu225。 ng 古今异义 悦 亲戚 之情话(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除父母兄弟姐妹以外的亲 属。 词义所指范围缩小了) 实词 ①悟已往之不 谏 (谏,谏正,劝止) ②知来者之可 追 (追,挽救,补救) ③三径 就 荒(就,近于) ④ 审 容膝之易安(审,觉察) ⑤ 策 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⑥时 矫 首而遐观(矫,举) ⑦帝乡不可 期 (期:至,及) ⑧ 聊 乘化以归尽(聊,姑且) ⑨胡为乎 遑遑 欲何之。 (遑遑,不安的样子) ⑩曷不 委 心任去留(委,随,顺从)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 复驾言兮焉求。 (应为 “ 复驾言兮求焉。 ”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应为 “ 为胡。20xx鲁人版语文必修一第5课归去来兮辞2
相关推荐
1、新课引入 研读课文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七章 面直角坐标系( 1)课件制作:林海东怀集县冷坑镇中心初级中学一、新课引入1、规定了 、 、 的直线叫做数轴 图是中国象棋一次对局时的部分示意图 ,若 “ 帅 ” 所在的位置用有序数对 (5, 1)表示,请你用有序数对表示其它棋子的位置 方向 单位长度车(,)卒(,)炮(,)马(
1、新课引入 研读课文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课件制作:怀集县大岗中学 石迎伦第七章 有序数对一、新课引入如图,在数轴上,点 点 在图中,标出数 1表示的点 1- 4 - 3 - 2 0 2 32习目标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能说出一对有序数对的实际含义 受其应用价值。 三、研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本第 64页至第 65页的内容。 然后完成下面练习
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写景技巧:比喻、炼字、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 的意境。 荷塘的四周 ( ) ( ) ( ) ( ) ( ) 杨柳 远山 蝉声 灯光 蛙声 树梢 树上 树缝 树下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乍看像烟雾般 整体的风光 树色“阴阴的”, 月光淡淡的, 具有一种朦胧的感觉。 灯光“没精打采的”毫无生气。 叶子出水很高
1、新课引入 研读课文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七章 课引入如图所示 ,写出 A, B, C, D, 些点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解: A( ), B( ), C( ),D( ), E( ),这些点都在同一 _ 上 . 1, 4- 21- 1- 3- 4 0- 4- 3 - 2 - 1 21432 1, 02, 1. 5 3, 4直线上12二
1、新课引入 研读课文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 ” 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课件制作:怀集县永固中学 方慧吾第五课时 用坐标表示平移( 1)第七章 标方法的简单应用一、新课引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图形上点的位置发生了 _,坐标也发生了 习目标探究点的平移引起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 三、研读课文认真阅读课本第 75至
1、新课引入 研读课文展示目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研究成果配套课件第六章 数第七课时 实数( 2)课件制作:怀集县马宁中学,彭雨清一、新课引入. 4 5、实数对应起来:母的各点与下列请将图中数轴上标有字- 5- 1012二、学习目标进一步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能熟练进行实数运算 读课文知识点一认真阅读课本第 54至 56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