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上 第6单元《月光下的遐想》综合性学习 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六单元 月光下的遐想太阳吝啬地收起了最后一抹光亮 , 不经意发现 , 悬天的古月 ,散发出柔和的亮光 , 似轻纱 , 透过窗棂 , 斜斜地从天外抛下。 面对着那时满时缺的月亮 , 心中引发无限遐想。 请以 “ 月光下的遐想 ” 为话题 , 写一篇作文。 长江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 何处春江无月明。 ” 江南的春天 , 繁花似锦;江南的月夜 , 温柔深沉。 我是品着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 , 漫步到这长江边的。 长江的月色 , 果然清鉴可人。 奔腾了一天的大江 , 仿佛歇息下来 , 静静地卧在那里。 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若明若暗高高低低的烟霭 , 2、好像轻柔的睡衣。 月亮溶化在江里了 , 化作一个浪漫又温婉的梦。 我坐在高高的礁石上 , 看天上的月 , 看月边的云 , 听江上的江风 ,听岸边的蛙声。 “ 人生代代无穷已 , 江月年年只相似。 ” 屈原 坐在这里 , 思念过楚国的国难; 宋玉 坐在这里 , 瞩望着巫山神女; 李白 独步月下 , 想起 “ 峨嵋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杜甫 江边徘徊 ,看见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那个 “ 以孤篇压倒全唐 ”的诗人 张若虚 , 该是有过一段回肠荡气的感情经历吧 , 不然怎能把春天的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华丽 , 深切感人。 我坐在远古与未来的结合点 , 3、前面是古人 , 后面是来者。 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 南方的月 , 只感到历史的深邃与清幽。 “ 哗 ” , “ 哗 ” , 江水轻轻地拍打着礁岸 , 这是它的呼吸吧。 在这月色朦胧的春夜里 , 听着这舒缓缠绵的小夜曲 , 看着两岸恍惚迷离的山水 , 真像进入了神话世界。 当年苏东坡感叹: “ 哀吾生之须臾 , 羡长江之无穷。 ” 江还是那条江 ,月还是那轮月 , 千万年来 , 它们送走了多少人。 “ 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何年初照人。 ” 对比起长江的博大深远 , 我们真该惭愧。 就说这长江 ,不要说百万年前的恐龙 , 一万年前的石器 , 就是刚刚发掘出来的精美的尖底杯 、 船形杯 4、 , 也够我们艳羡不尽的了。 啊 , 万里长江 , 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长江月夜 , 一幅永远写不尽的美景。 得分点一: 诗意盎然的开头。 明月与春潮相映生辉的情景 , 使读者如临其境 , 为文章定下了感情基调。 得分点二: 月色可人 、 烟霭缥缈。 月溶化在江里 , 做着温婉的清梦。 如诗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梦幻 “ 江月辉映 ” 图。 得分点三: “ 月亮 ” 是中华古典文化最典型的抒情符号 , 最温情的思念 “ 陷阱 ” , 关于 “ 月亮 ” 的典故 、 诗句 , 车载斗量 , 灿若群星。 屈原 、 宋玉 、 李白 、 张若虚 、 苏轼等文人巨匠都是咏月的妙手 , 引用他们的诗 5、句倾诉 “ 念月 ” 衷肠 , 最能引起读者之与月的共鸣。 月光下的遐想每逢皓月当空 , 我总要想起李白的 静夜思 : “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沐浴着皎洁柔和的月光 , 我不禁思绪万千 在繁星闪烁的夏夜 , 月光照着奶奶慈祥而历经沧桑的面容 , 这时 ,奶奶总爱重复地对我诉说起一段往事。 奶奶是一个苦命人 , 自小就没了父母 , 只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与她相依为命 , 后来弟弟 (也就是我的舅公 )被抓了壮丁 , 去了台湾 , 几十年来杳无音讯。 奶奶在年复一年的等待中 , 无时无刻不盼望着有一天弟弟突然回来 , 再叫她一声“ 姐姐 ”。 6、可奶奶没有等到这一天就带着遗憾撒手而去了。 第二年 ,我父亲几经周折与舅公联系上。 得知奶奶去世了 , 舅公在电话那头痛哭失声。 几个月后 , 舅公回到阔别几十年的家乡 , 在奶奶墓前抚碑而哭。 我那九泉之下的奶奶啊 , 如果您有在天之灵 , 也当瞑目了。 舅公临走时说: “ 看到家乡的变化如此之大 , 你们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 我就放心了。 只是祖国还没有统一 , 台湾没有回归 , 两岸交往还丌方便啊。 但愿在我的有生之年 , 能盼到两岸团圆这一天。 ”“ 呱。 呱。 ” 一声蛙叫 , 我从回忆中惊醒 , 我的眼中已泪光闪闪。 月亮啊 , 美丽的月亮 , 你是否照到台湾 7、, 你是否给台湾人民捎去祖国的一声问候呢。 月亮 , 请你代祖国问候台湾: “ 祖国永远敞开胸怀 , 期盼思乡的游子重回怀抱。 回来吧。 台湾 , 你和祖国有着深深的血缘 , 台湾的人民和祖国的人民都是龙的传人 , 都应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月下徘徊,月夜深思。 我是多么想有一天能到台湾亲眼看看舅公,瞧瞧台湾的山水,摸摸阿里山的千年古松,掬一捧日月潭的清澈潭水,欣赏东海岸悬崖峭壁下的惊涛骇浪,吃一碗松软喷香的台湾大米饭,尝一口台湾盛产的香蕉、菠萝,望一眼高峻、挺拔的玉山啊。 夜深了,月光更皎洁了。 我相信,我一定会亲历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那一天。 得分点一: 引用 静夜思 , 8、 锁定 “ 思乡 ” 的情感 , 守望 “ 思乡 ”的愁绪 , 淡淡的哀愁缠绕着思乡的游子。 这是抒情散文常用手法 ,营造氛围 , 把读者引入 “ 彀中 ”。 同学们要在体验中运用这一作文妙法。 得分点二: “ 月亮啊 , 美丽的月亮 , 你是否照到台湾 ” 似乎是在实现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的诗意寄托 , 这份想象 , 把 “ 亲人 ”之思上升到 “ 家国 ” 之思。 完成了主题的拓展与深化。 得分点三: 满含深情的倾诉与呼唤 , 把对台湾的思念之情推向了巅峰。 那里的一草一木 , 一山一水都成了作者魂牵梦绕的地方。 这种借景抒情的方式 , 是抒情散文常使用的最纯粹的手法。 望月随想你 9、, 高悬在遥远的夜空 , 在寂静的广寒宫中 , 有终年徘徊的嫦娥抱着玉兔的寂寞的身影。 当大地丹桂飘香之时 , 不知道那颗 “ 常青 ”的桂花树是否也散发出了浓浓的芳香 , 吴刚的斧子是否还在不停地飞舞。 我不知道守望的日子你是否孤独 , 在人们的眼中 , 你承载着一份 “ 剪不断 , 理还乱 ” 的情感。 对于那个狂言 “ 我辈岂是蓬蒿人 ” 的李太白而言 , 他似乎天生不你有缘。 “ 俱怀逸兴壮思飞 , 欲上青天揽明月。 ” 面对一轮皓月 , 他几乎想占为己有。 当他苦闷的时候 , 见了你便忘乎所以 , 向你倾诉他的一切。 夜深人静 , 他月下独酌 , 竟 “ 举杯邀 ” 你 10、, 他简直将你当成了他的朊友 , 然而 , 你终究无语 , 也终究是 “ 丌解饮 ” 的 , 只是默默投下影子 , 让他在 “ 对影成三人 ” 中寺觅自己的知音。 “ 我歌月徘徊 , 我舞影零乱。 ” 纵然无人倾听 , 纵然无人观赏 , 那也无妨 , 有一知音足矣。 月影像丌离的舞伴一直陪伴他。 “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 伴着皎洁的明月 , 李太白在近乎癫狂中甩掉了孤独 , 甩掉了忧愁 , 找回了那份属于自己的快乐。 然而 , 丌论你怎样的圆满 、 清明 、 光洁 , 对于那个悲悲切切 , 终日以泪为伴的黛玉而言 , 你却是凄凉的 , 凄凉得让人潸然泪下。 本是中秋佳节 11、 , 这位娇小姐正伴着史湘云坐在院中的长椅上赏月 , 前有荷塘 , 上悬明月 , 荷塘月色 , 花好月圆 , 真乃良辰美景。 突然 , 荷塘里 “ 扑簌簌 ” 地飞过两个黑影 , 将两人吓了一跳 , 定神看去 , 却是两只白鹤惊过。 面对此景 , 湘云丌禁吟诗一首 “ 寒塘渡鹤影 ”。 丌想竟勾起黛玉丌尽的相思 , 只见她缓缓垂下眼帘 , 悲悲地对了一句 “ 冷月葬花魂 ”。 说罢 , 滴下几滴清泪来。 在她眼里 , 那么美好的明月也是那样的悲凉 , 是冷的。 月光本无形 , 却能葬 “ 花魂 ” , 好个让人肝肠寸断的诗句。 大多数时候 , 你承载着人们太多太多的寄托。 每逢佳 12、节 , 出门在外的游子 , 无法与亲人相见 , 思念之情自不必说。 这时候 , 他们便面对同一轮明月 , 道出自己的心声 , 许下自己的心愿 , 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你的 “ 阴晴圆缺 ”的变化 , 总能勾起人们情感的起起落落 , 愈发为你增添了一分神秘感。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不知道 , 此时苏老先生的后人是否也有同感 , 或许 , 也会感慨 “ 此事古难全 ” 吧。 月啊 , 你的圆缺在变 , 人们的情感在变 , 然而 , 不变的 , 是人们对你的那份浓浓的情怀 得分点一: 借用 “ 嫦娥奔月 ”“ 吴刚斫桂 ” 的月亮传说 , 给月亮披上了童话的色彩 , 披上了翩跹的舞裙。 似乎注入了月亮绝代的风华。 得分点二: 化用诗句 , 以一生与月相伴 , 剪不断 、 理还乱的李太白为基点 , 抒发借月遣怀的遐想。 借用多愁善感的黛玉 , 使凄美的意境涟漪般荡漾开来 , 弥漫整个的 “ 月夜 ”。 得分点三: 诗意的语言是本文最大的特点。 锤炼诗意语言的最好方法是化用诗句 , 把诗句拆成言简意丰的词语。 进行整合 、 创造 , 定能幻化成自己的语言 , 当然积累诗句是不可或缺的。 同学们不要忘了 “ 腹有诗书气自华 ” 哟。(语文版)九上 第6单元《月光下的遐想》综合性学习 ppt课件
相关推荐
1、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年级上册 字音字形 (一 )课文注音词语及字词积累第一单元第 1课 主宰 (虬 ( 伟岸 (n)秀颀 ( 锤 ( 晕 (楠 ( 婆娑 ( 妙 (偶 (u)得无边无垠 ( 坦荡如砥 (视野恹 (欲睡 旁逸 (出 潜 (暗长(横决荡 ( 参天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年级上册第 2课 涸辙 (h 淅沥 (x
斯坦因也因此而被英王封为爵士 1908年 8月 3日,法国人 保罗 伯希和 进入藏经洞后,用整整 3个星期 ,以每天 1000卷 的阅读速度,翻看了所有写本和绘画的 每一张纸片。 最后仅以 500两白银为代价,骗走了 6600 卷精品中的珍贵文物,其中古藏文卷子 2700 卷,其它类 3900 卷,装满 十辆车 后偷运回法国。 文化大盗 —— 伯希和 莫高窟壁画
1、第五单元 风流人物“ 江山代有才人出 , 各领风骚数百年 ” , 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 , 悠悠上下五千年 , 风流人物灿若繁星 , 浩瀚如烟:陈涉仰天质问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范仲淹登楼发声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李白微醺 “ 斗酒诗百篇 ” ;马云感叹 “ 今天很残酷 , 明天很残酷 , 后天很美好 , 但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 ;乔布斯直言 “ 你想用卖糖水来度过余生
1、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年级下册 字音字形 (一 )课文注音词语及字词积累。 第一单元第 1课 交卸 ( 奔丧 ( 狼藉 (帖 (触 (伤怀 不能自已 ( 颓 ( 琐屑 ( 差 (簌簌 ( 拭 ( 迂 (第 2课 俯 (皆是 唾 (可得 盈眶 ( 轮廓 ( 懵 (懂懂 立锥 (地寄人篱 ( 简陋 ( 迎养 (016/11/29
1、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年级下册 字音字形 (一 )课文注音词语及字词积累第一单元第 1课 琐屑 (冥 ( 萦绕 (憩 ( 举止泰 ( 黯 (n)然失色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第 2课 潸 ( 震慑 ( 扼 ()制困厄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年级下册第 3课 废墟 ( 甲胄 ( 停滞 ( 凝 ( 充塞 ( 嗫嚅 ( 迤逦 (y
1、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年级下册 字音字形 (一 )课文注音词语及字词积累第一单元第 1课 奇崛 (枯瘠 (k 柔媚 (离 (l 犀 ( 玛瑙 (m 束缚 ( 丰腴 ( 争妍 (艳忍俊不禁 ( 辟 ( 金罍 (津 ( 安普剌 ( 妙幻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年级下册第 2课 轻飔 ( 伶俐 ( 隽 (隽 ( 憩 ( 忧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