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 5文言文阅读(79页)内容摘要:
1、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言文阅读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文言文阅读玉林市、防城港市近五年中考题及答案 : 中 考 模 式 2014年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文言文阅读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 2、,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下列加点的词语 , 意思相同的一 3、项是 (3 分 )( ) A. 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 / 以为莫己 若B 于是入 朝见威王 / 山间之 朝暮也 C. 孰视之 / 卿言多务 , 孰若孤 D 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 / 莫说相公痴 五 文言文阅读解析 A比得上; 早晨; 谁,哪个; 别。 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我也 我妻子之所以认为我比徐公漂亮,是因为她偏爱我。 传到我耳朵里的。 还经常有人来进谏。 如今齐国的国土面积达方圆千里。 五 文言文阅读C解析 正确翻译为:有时候间或有人进言。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问到的妻、妾和客都说他比徐公更美。 己及人,认为作 4、为一国之君的威王受的蒙蔽自然比自己更严重。 即下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征集臣民对自己执政的批评意见。 王虚怀纳谏,百姓踊跃进言,君、臣、民共商国是,齐国由此大治,成为诸国霸主。 五 文言文阅读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文言文阅读2013年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在于名实。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 5、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五 文言文阅读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盘 庚不为怨者 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 君 实责我 以 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五 文言文阅读2016/11/2 6、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下列加点的词 ,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 ) A. 度义而后动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 度若飞 B. 非 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 后 特征为洛阳令 C. 窃 以为 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 以为 且噬己也 , 甚恐 D. 故今具道 所以 / 所以 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五 文言文阅读解析 A考虑 /渡过,越过; 特例; D.的原因 /用这些来。 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为征利 替国家整顿财政,不能算是与民争利。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两天了。 这就不是我敢认同的了。 您很不值得我从内心里仰慕。 五 文言文阅读D解析 (我 7、对您 )不由得从内心仰慕之至。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安石开始并不想回信,但考虑到这样做不符合书信来往的礼节,就写了这封回信。 官”“生事”“征利”“拒谏”均不成立,至于“致怨”,虽是事实,但毫无道理。 安石认为新法也必须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守而不思进取,实在无法苟同。 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坚持新法,王安石的改革决心和勇气在今天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 文言文阅读A解析 收到司马光的来信后,王安石原来不想对信中指责的事一桩一件地自我辩解,但考虑在书信来往中不应草率,就写了这封信,详说自己坚持变法的原因。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庄子秋水 8、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五 文言文阅读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 ( ) A.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属予作文 以记之 B. 闻道百 / 操蛇之神 闻之 C. 以为莫己 若/ 皆 若空游无所依 D. 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 9、 / 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 五 文言文阅读解析 A认为 /来; 像; 认识。 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确的一项是 (3分 ) ( )川灌河 秋天的雨水时常落下,众多山里的水都汇入河流。 (河伯 )看着一望无际的海洋,面对着海神若感叹道。 况且我曾经认为孔子的学识也不算多。 殆矣 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面前, (改正错误的认识 ),那么就危险了。 五 文言文阅读D解析 A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B.(河伯 )对着海神若仰首慨叹道; 有人 )认为孔子学识少。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确的一项是 (3分 ) ( )在河边,连对岸的牛和马都看不清楚。 了“不见水端”的北 10、海面前,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种知错则改的精神是本文所要给人们的启示。 水”为题,实则主要写河伯,通过河伯“望河”与“望海”的前后变化及感慨,点明文章的寓意。 五 文言文阅读D解析 A“站在河边看对岸”理解错误; B.“ 以为自己是天下最为壮美的”理解错误; C.“ 知错则改的精神”理解错误。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聪明蕴蓄者久矣。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又何以知为曾子之言而门人记之。 ”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即问:“朱文公何时人。 ”曰:“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 ”曰:“周朝人。 ”“周朝、 11、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曰:“几二千年矣。 ”“然则 朱文公何 以知 然。 ”师无 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 五 文言文阅读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 ( ) A. 先生是年 乃能言 / 乃不知有汉 B. 师 应之曰 / 不 应有恨 C. 周朝、宋朝相 去几何时矣 / 断其喉 , 尽其肉 , 乃 去D. 又何以知为曾子 之意而门人记之 / 春冬 之时 五 文言文阅读解析 A才 /竟然; 应该; 离开;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误的一项是 (3分 ) ( )文:每天阅读并背诵几千字还不愿意停下来。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译文: (戴震 )问私塾先生:“这些话凭什么知道是孔子说的,又是曾子记述的。 ”几二千年矣。 ”译文: (私塾先生 )说:“差不多两千年了。 ”文:然而朱文公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 五 文言文阅读D解析 “ 然则”应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他很聪明,跟随老师读书,读过的文章都能背下来。 且好问,遇上不明白的地方,喜欢寻根究底问为什么。 但不生气,反而赞扬他。(语文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 5文言文阅读(79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