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语文版语文选修第35课武陵春2内容摘要:

,她为何 “ 日晚倦梳头。 ” 呢。 李清照因为内心哀愁,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所以, “ 日晚倦梳头。 ” 都写了女子梳头 文中有句隐含了她哀愁的原因,是哪一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丈夫去世),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 如此愁苦,她想过用什么办法排遣吗。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她想去双溪泛舟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可结果呢。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绪本是抽象,但作者却用船都载不动让我们感觉到了她哀愁的心思有多重,真是想象新奇啊。 从表面上看,李清照的 “ 愁 ” 是因为丈夫去世,看看下面这则材料,你说她还为什么发愁。 1129年 8月,丈夫赵明诚去世, 9月金兵南犯。 李清照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 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不能丢的。 然而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却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 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 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 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 国运维艰,愁压心头。 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写下了 《 武陵春 》。 李清照在流亡途中行无定所,国家支离破碎,到处物是人非,这愁就是一条船也载不动啊。 • “也拟” 、 “ 只恐 ” 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出来。 • 艺术构思表现手法新鲜奇特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 “往往出人意表” 《 武陵春 》 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 《 虞美人 》 “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 《 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 清平乐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