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 液体的压强》ppt课件内容摘要:
1、潜水员在深浅不同的水域,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 无器具潜水氧气瓶可潜至 20米深处抗压潜水服已潜至 500米深处( 1980年)固体由于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有压强,那么液体也受到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也有压强吗。 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思考: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吗。 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思考: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吗。 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会对阻碍它流散开的侧壁有压强一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原因:液体受 重力 的作用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原因:液体具有流动性可见,液体内部四面八方均有压强那么液体内部的压强处处相等吗。 实验:影 2、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器材: 压强计 ,水,盐水,大烧杯,刻度尺压强计的原理:当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两边高度差表示出压强的大小,压强越大,液面高度差越大步骤:把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看看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 改变探头的方向 ,看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增大探头在水中的 深度 ,看看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有什么关系换用盐水,看看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 密度 有关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 3、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结论: 液体压强的特点观察分析图中液体压强的方向表格分析:米)方向(厘米)深度(厘米)所用液体实验次数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组数据可得: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组数据可得: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组数据可得: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二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P 液体在任一深度的压强 液体的密度g 常数 N/ 深度 指从液面到液体内部某一位置的 竖直 距离8.9在这个公式中:说明: 变形公式: 练习:一个盛水的试管由竖直方向逐渐倾斜,在水从试管流出前,水对管底的压强将( )逐渐变大 逐渐减小不发生变化 先变大后变小体压强的应用以上装置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4、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 连通器。 连通器内的液体静止时,液总是 相平 的。 演示船闸四、液体压强的传递1、密闭的液体,其传递压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 帕斯卡原理。 2、帕斯卡原理是许多液压系统和液压机工作的基础。 3、因为 2既:1=2,可得2=2例、如图,活塞 知: B= 0G=。 解:在活塞 A/0N/000B=1000,得在活塞上产生的压力: 100000=00塞 00如图 7所示,玻璃筒下端扎有橡皮膜,内放有一定量的水后,橡皮膜向外凸起当将玻璃管慢慢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使橡皮膜恢复平整时 A 水面比酒精液面要高一点B 5、水面比酒精液面要低一点C 水面与酒精液面相平D 三种现象都有可能中考链接 9所示是三个相同的烧杯,甲杯放盐水,乙杯放煤油,丙杯放水,当杯底受到液体压强相等时,画出杯内液面的大概位置中考链接3两个完全相同的量杯,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则量杯底受到压强是 A 倒入水的较大 B 倒入水的较小C 两个一样大 D 无法判断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 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B 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 a、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D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如图的圆柱型容器中倒入质量 体对容器底产生压强 P, 现要使液体对容器底产生压强为 2P, 则向容器内应再倒入同种液体质量_m( 填大于、小于、等于)等于中考链接6两端开口,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后,橡皮膜向下凸起,如图 5所示,当玻璃管逐渐向右倾斜时,管底的橡皮膜凸起程度将 A 不变化 B 有所加强C 有所减弱 D 无法判断。《科学探究 液体的压强》ppt课件
相关推荐
1、阿迪力为什么能在钢丝上平稳的行走。 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体在几个力作用下 保持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就处于 平衡状态。 2、平衡力: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力。 一、平衡力和平衡状态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就互称为平衡力吊灯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重力拉力静止放在桌面上的书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支持力重力想一想: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
,她为何 “ 日晚倦梳头。 ” 呢。 李清照因为内心哀愁,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所以, “ 日晚倦梳头。 ” 都写了女子梳头 文中有句隐含了她哀愁的原因,是哪一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丈夫去世),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 如此愁苦,她想过用什么办法排遣吗。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她想去双溪泛舟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1、飞机翱翔蓝天,它是怎样升上天空的。 水翼船为什么会在水面飞速前进。 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学探究活动猜想: 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大。 ( 2)猜想与假设猜想: 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小。 猜想: 流体压强与流速无关( 1)提出问题: 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 1、对着两张平行拿着的纸吹气,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 原因:吹气时,纸条内侧空气流动快
词眼),直抒胸臆 ,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 语直情切,荡气回肠。 描述诗句 分析关键词和手法 表达效果、情感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鉴赏佳句,品悟情理 赏析诗句的步骤: ①描述诗句 ②抓住关键字词(如动词、形容词等 )和表现手法分析原诗句 ③效果、情感 联系生活,说说原句中的“ 伊 ” 还可以指什么。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明确
只身流亡寓居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词。 时年 53岁,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 、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风住尘香花已尽, 交待季节特征 —— 日晚 倦 梳头。 说明已是 暮春 时节。 暗指: 自己年老株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 此句是什么描写。 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 通过具体的外在行为展现人物的什么心理。
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片通过 “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 等意象, 为我们描绘了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 ,气象宏大,笔力迥劲。 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 表达了作者飘零江南的愁恨、抑郁和孤独之情。 ,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 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