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浮力》ppt课件内容摘要:
1、过实验研究,认识浮力和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 称重法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3、会用 称重法求浮力学习目标:重点: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2、称重法测浮力难点:3、 称重法测求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重点、难点知识链接:1、重力与质量、密度的关系:2、二力平衡的条件:3、液体压强的特点:预习反馈:1、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 _力和 _的作用,其施力物体分别是_ 和 _,它们的大小是_的。 2、静止在空气中的气球受到 _力和 _力的作用,其施力物分别是 _和 _。 说说曹冲称象的步骤。 为什么淹不死他们。 是神在保护他们吗。 浸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 气体 向上的托力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 液体 向上的托力将瓶盖旋紧的 2、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有什么感觉。 体验浮力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托力 (即浮力 )即浮力 )作用 , 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 活动 1: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 设计实验: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物块、细线、烧杯、水等器材,比较物块在空气和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思考:两次称出的重力是否相同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 它们什么关系。 称重法测浮力: G 悬挂浸在液体中物体的 弹簧测力计示数会_,是因为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 _力。 浸 在任何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向_ _ 的 _力。 ( 1)施力物体: _( 2)方向: 浮减小 托竖直向上 3、 托液体竖直向上G 船、鸭子、木块能浮在水面,这是因为它们受到了水的 _,施力物体是 _,方向 得重为 20 N,当把这个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16 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_ 块所受浮力为 15 N,这时弹簧秤的示数将变为_ 竖直向上4_力。 什 么是浮力 ( 理解浮力2、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二、浮力是怎样产生的人能在死海里看书,轮船能在海面上航行,都是因为液体对浸入的物体有浮力作用,那么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浮力产生实验轮船与大鲸鱼所受浮力产生原因示意图 :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 :g g 浮力的实质 :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 _和向 _的 _。 上 下 压力差注意:物体下表 4、面没有液体(或与底密合)时, _(受。 )浮力。 不受产生浮力的条件: 物体下表面必须要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 快速阅读课本,说说本节都学了什么知识。 有疑问的地方请提出来达标练习:1、漂浮在水面上的球和瓶受到 _力_的作用,其施力物体分别是_ 和 _,它们的大小是_的。 2、静止在空气中的气球受到 _力和_力的作用,其施力物分别是_和 _。 重浮力地球 水相等重空气浮地球 空气3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 _的力,叫做浮力。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图所示)它受到的浮力方向是_,若将杯子倾斜放置,它受到的浮力方向是 _。 竖直向上液体竖直向上的竖直向上1、边长 10的上下表面与水面平行,上表面与水面距离 10 g=10N/属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_;金属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是 _力是 _N ,方向是;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_能力提升:100010 竖直向下20002010 竖直向上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金属块,示数为 10N,此时金属块受 _力和 _力的作用,大小分别是 _和_;当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N,此时金属块受 _力 _ 力和 _力的作用,大小分别_,_,力10重8N 2N 10N。《认识浮力》ppt课件
相关推荐
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片通过 “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 等意象, 为我们描绘了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 ,气象宏大,笔力迥劲。 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 表达了作者飘零江南的愁恨、抑郁和孤独之情。 ,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 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
只身流亡寓居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词。 时年 53岁,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 、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风住尘香花已尽, 交待季节特征 —— 日晚 倦 梳头。 说明已是 暮春 时节。 暗指: 自己年老株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 此句是什么描写。 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 通过具体的外在行为展现人物的什么心理。
词眼),直抒胸臆 ,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 语直情切,荡气回肠。 描述诗句 分析关键词和手法 表达效果、情感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鉴赏佳句,品悟情理 赏析诗句的步骤: ①描述诗句 ②抓住关键字词(如动词、形容词等 )和表现手法分析原诗句 ③效果、情感 联系生活,说说原句中的“ 伊 ” 还可以指什么。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明确
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对照译文 靖康耻 , 犹未雪;臣子恨 , 何时灭。 驾长车 , 踏破贺兰山缺 , 壮志饥餐胡虏肉 ,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 收拾旧山河 , 朝天阙。 •自由 朗诵 ,说说满江红上阕、下阕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 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 “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开头六句以短促的句式写出中原沦陷 ,山河破碎 ,二帝被掳 ,生灵涂炭的悲愤
料,同桌合作解决诗歌的大意。 诗词赏析(上片)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句和我们学过的哪首古诗的意思相同呢。 有何作用。 “怒发冲冠”缘何而怒。 (用原文的话回答) 怎样理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诗词赏析 明确:“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 “怒发冲冠”缘何而怒。 返回 三十功名尘与土 , 八千里路云和月。 回顾过去 “三十功名尘与土”,绍兴四年
1、第三节 接 得出吗。 因为在我们 实际 生活中 做不到不受外力。 观察: 充气艇处于静止状态吗。 这时它受到外力的作用吗。 观察: 飞机受到外力的作用却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为什么。 : 现实生活中物体受到外力时,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与牛顿第一定律矛盾吗。 不矛盾,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与不受力的效果是一样的。 物体 受到 两个(或多个) 力 的作用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