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与液化课件 (新版)沪科版内容摘要:

1、第三节 )定义 :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 和 态蒸发 沸腾(2)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项目 蒸发 沸腾相同点 都是 现象 ,都是 过程不同点发生部位只发生在 在液体同时进行剧烈程度发生现象 不易观察到 产生大量温度条件 下都能进行 达到液体温度变化汽化 吸热液体表面内部和表面缓慢 剧烈气泡任何温度 沸点降低 )定义 :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 .(2)吸放热 :液化过程中要 热量 .(3)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态放出汽化和液化1.(2014广州 )下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 ,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此过程 (选填 2、“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 )热解析 :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 ,由液态变为气态 ,是汽化过程 ,此过程要吸收热量 ,从而使冷冻室的温度降低 天 ,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 ,如图所示 ,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 ,变得模糊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解析 :甲杯中装有冰水 ,会导致杯壁温度降低 ,而杯外的气温较高 ,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杯壁会液化成小水滴依附在甲杯外壁上 ;乙杯中装有热水 ,热水汽化形成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杯壁会液化成小水滴依附在乙杯内壁上 蒸发和沸腾3.(2014广东 )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 3、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下图主要用来探究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等 两物体具有相同的表面积 ,在相同的位置 ,表面空气流速是相同的 ,一个在树荫下 ,一个在阳光下 ,所以研究的是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 (甲 )所示 ,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选填“ A”或“ B”) 部分 .(2)当水温升高到 90 时 ,每隔 1 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 2 3 4 5 6 7 8温度 / 90 92 94 96 98 98 98 98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保持不变 4、解析 :(1)酒精灯加热时 ,要用外焰加热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在被测液体中 ,但不能碰到容器底 ,所以要从下向上进行调节 ;(2)由表格中数据知 ,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 98 不变 ,所以水的沸点是98 , 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虽然保持不变 ,但要不断吸热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 ,“ 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 ,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 (乙 )所示的温度 根据图像可知 ,质量较大的是 (选填“ a” 或“ b”) (3)白气是由大量的小水珠组成 ,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4)由图像知 ,所以 株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 , 5、地面、墙壁全是湿的 )春季 ,外界气温较高 ,屋内地面、墙壁温度较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物体表面会放出热量 ,液化成小水滴 ,使地面、墙壁变湿 然温度都是 100 , 但被水蒸气烫伤要比被水烫伤严重 ,这主要是因为 ( )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水和水蒸气的温度都是 100 , 水蒸气在液化成同温度的水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所以被水蒸气烫伤比被水烫伤严重 测控导航 】知识点 题号汽化和液化 1、 2、 3、 5、 6、 7、 9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4、 8液化的方法及液化放热 10、 属于汽化的是 ( )剥开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太阳出来后 ,洗好的衣服刚晾出来就结了 6、冰解析 :冰封的河面解冻 ,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 ,是熔化现象 ;冰棒周围冒出的 “ 白气 ”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露珠是液态的小水滴 ,不见了是因为汽化 (蒸发 )为气态的水蒸气 ;洗好的衣服结冰 ,是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 2013金华 )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 :请“熄火加油”、“禁止吸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化 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 ,“ 白气”的构成是 ( )“ 白气 ” 是壶口冒出的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 ,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 ,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 7、汽化 ,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点 这种药液在皮肤表面能够迅速汽化 ,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 ,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2013嘉兴 )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 ,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产生大量水蒸气 ,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 ,收集即可 )后液化 后汽化 后沸腾2014益阳 )干旱的沙漠中 ,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 ,它们将头插进沙里 ,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 ,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 (如图所示 ),当水珠越聚越多时 ,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 )化 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 8、014鄂州 )以下事例中 ,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剥开包装纸后 ,冰棍会冒“白气”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凉爽解析 :春天 ,河里的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 ,故 夏天 ,剥开包装纸后 ,冰棍会冒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故 冬天 ,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小冰晶 ,故 秋天 ,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凉爽是汽化现象 ,故 2014宜宾 )下图中 ,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向上升的图示是 ( )解析 :水在沸腾前底部的温度高 ,上部的温度低 ,气泡在底部的体积大 ,在上升的过程中温度降低 ,气泡内水蒸气液化体积减小 ,沸腾时容器内各部分水的温度都相同 ,水汽化后的蒸汽形成气泡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水产生 9、压强的影响 ,越往上水的压强就越小 ,气泡就会逐渐变大 ,2014年 8月 17日上午 ,长深高速公路滨海新区汉沽段先后发生了 14起交通事故 ,共计 40余辆车受损 ,多人受伤 象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小水滴 载火箭中的氧和氢都是以 状态装在火箭里的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使它的 ,便于储存和运输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降低温度 ,另一种是压缩体积 ,运载火箭中的氧和氢与煤气罐里的液化石油气一样 ,都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 ,把气体液化后储存起来的 ,这样可以减小它们的体积 ,便于储存和运输 蒸笼蒸馒头 ,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 ?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 ,高温的水蒸气 10、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 ,遇到冷的蒸笼盖时 ,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 很多热量 ,从而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高温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蒸笼盖时 ,会液化成小水滴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出12.(拓展探究题 )学习了“汽化与液化”这节内容后 ,小凡同学在 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 ,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 A、 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 有关 ;(2)通过 A、 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 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 ,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 :在相同环境下的两 11、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 (如图 (甲 )、 (乙 )所示 )甲 )图中水先蒸发完 ,于是他得出结论 :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 ,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 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 )相同 ;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 ,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1)分析 A、 它们的表面积不同 ,所以这两图是探究蒸发快慢与表面积的关系 ;(2)分析 A、 它们的温度不同 ,所以这两图是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3)要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的关系时 ,应该控制除水的质量之外的其他因素不变 ,而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两水滴的表 12、面积不同 应先把控制不变的条件列出 ,再在后面写出相应的结论 ,所以根据 “ 谁先蒸发完 ,判断谁蒸发快 ” 的做法是错误的 碗与锅底不接触 ,如图所示 ,当锅内的水沸腾以后 ,碗中的水 ( )因此不会沸腾解析 :液体要沸腾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 温度达到沸点 ; 继续吸收热量 所以碗中水的温度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 ,所以碗中的水能够达到沸点 ;碗与锅底不接触 ,因为锅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 ,所以碗中的水不能再继续吸收热量 ,所以碗里的水不会沸腾 2013福州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甲 )所示装置 ,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2)图 (乙 )是 此时水的温度是 .(3)B、 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 ,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丙 )所示 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 ” 或“ =”)1 标准大气压 ;B、 b、 同 (1)(甲 )图中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 ,所以测出的水温较高 .(2)(乙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92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