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42页内容摘要:
P37 课堂活动 5 同桌的小朋友一起认认有些什么书。 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 数学书在第几层,第几格。 第三层第四格是什么书。 连环画的右边是什么书。 左边是什么书。 谁能像老师这样提问。 练习三 P403 看图理解题意,提示生从中间观察 请生用连线的方法完成,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 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 P38 例 5P39 课堂活动 2 练习三 5 教学 目的: 以学生画画为基本情景,向学生呈现出观察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同一物体的不同现象。 让学生体会到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能在动前后和侧面位置看到的同一物体的不同现象而辨认自己和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教具准备:例 4 中的小姑娘三个面的画像,例 5 中 2 个不同位置观察的水壶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 师出示例 4 图 师:你看了例四这幅图以后,能不能一下子说出穿兰色衣服小姑娘的后面,侧面,正面分别是谁画的。 (可先请生议论一下)到底谁说得对。 下面我们自己来 亲自验证一下。 二、新课 教学例 4 ( 1)把生分成每 4 人一组按图上的情景坐一坐,认真地从正面,侧面,后面的观察到的人物形象。 ( 2)从一方位观察后可换一个方位观察,被观察的小朋友也可以交换成的观察者观察,每个小组多交换几次,直至每个同学都从图上的各个方位观察一遍。 ( 3)生交流观察到的情况,并判断这些图分别是谁画的 教学例 5 ( 1)出示例 5,请生猜一猜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 2)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 ( 3)师拿出准备好的茶壶,然后分 4 人小组进行轮流观察。 ( 4)请生汇报,你看到了什么。 从那个位置观察 的。 ( 5)现在你知道例 5 中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用连线的方法完成) 三、练习 P39 课堂活动、 1 读题,请生观察,交流你看了以后,这几个面各有什么不同。 P39 课堂活动、 2 读题,动手画画,小组的朋友一起完成,交流你是从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些什么。 P40 练习三、 4 观察火车头玩具,然后完成在书上,交流 P40 练习三、 5 读题,理解题意,用连线的方法完成,同桌交流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学到了什么。 三认识图形 第一课时分类 教学内容:教材 P42—— 44 教学目的: 能 按照给定的含有两个因素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体会不同的方法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步就养成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学习方法。 培养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在不同的方法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教具准备:教学中所用的图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新授 教学例 1 师:同学们,在上学期,我们已初步学习了分类的有关知识,谁能说说,以前你是怎样分类的 ? 请同学门给你们桌上的图形分下类,看谁分得又块又好。 (生分类)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分成了几类。 同学们分得真不错现在按形状不同分类的同学举手。 按颜色分的同学 有哪些。 请你们将形状相同的分在意。 请你们看看你们所分的,每一组图形中,颜色怎样。 形状呢。 就是说我们把形状颜色都相同的图分贼了一起,这样的分发你会吗。 师:请同学们把桌上的图形分一下类 请听要求:把颜色、形状都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分完后说说你是怎样分的,下面小组合作分 (小组分类、师巡视,向有困难的组提示:刚才是怎样分的,先怎样分的饿,再怎样分) 同学门,刚才我发现有一些小朋友分得又块又好,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到黑板展示,边分边说分的过程) 师:同学们真能干,能够通过动手,动脑,小组讨论的形式,掌 握了分类的方法,下面老师考考大家 二、练习 P44 课堂活动、 1 读题,动手操作,抽生演示 P44 课堂活动、 2 理解题意,先找能飞的,再找有羽毛的 P44 课堂活动、 3 小组讨论怎样分,交流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 P45—— 46 例 2P47 课堂活动 2 练习四 3 教学目的: 将前面的分类方法作用于图形的认识,通过学生分类让生初步感知图形的特征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讨论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概念 用说的方法沟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知图形的特征,并能从实物 中抽象出图形的概念 教具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这节课我们要用掌握的分类的方法给图形分类。 二、新授 教学例 1 ( 1)出示例 1 图 师:这里有口算卡片,手巾,信封,田字格,日历,你著名被怎样分 (观察,四人组讨论,交流) 师:为什么要这样分。 请你从这几件物品中,选一件“印”着画。 (生选择,印画) 师:像信封,日历,口算卡片,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师出示长方形的标准图,并板:长方形) 像手巾,田字格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 (师出示正方形标准图,并板书正方形 )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正方形和长方形,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同桌可以交流 (生观察、同桌交流) ( 2)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们拿起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摸一摸它们的每个面,看看每个面,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仔细观察,摸一摸) 注意:强调生用语的准确,只能是长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而不能说成长方体就是长方形 — ) 师: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面在哪里。 这些面是什么形状的。 (生交流) 师: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 教学例 2 ( 1)出示例 2 图 师:这里有硬币,红领巾,钟,流 动红旗,请你将他们分分类,你准备怎样分。 你是按什么分的类。 请你们动手画一画,红领巾,硬币,画硬币时可以将它放在纸下面画 (生动手画) 师:像红领巾,流动红旗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圆 (师出示圆的标准图,板:圆) ( 2)说一说 师:请仔细观察圆柱体,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生说:圆柱的上下底面都是圆。 师:你还知道那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呢。 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 (生交流汇报) ( 3)练习四、 3 理解题意,生完成,师巡视 课堂小结:你今天学习了什么。 学到了什么知识。 三、练习 P47 课堂活动、 1 ( 1)读题,师巡视 P48 练习四、 1 生独立完成 P47 课堂活动、 2 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图形,小组合作形式,可互相交流帮助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练习课 教学内容: P47 课堂活动 4P48—— 49 练习四、 4—— 7 教学目的: 能在摆一摆,涂一涂,数一数的活动中辨认和区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回用这些图形拼图。 在图形的拼摆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辨认和区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具准备:小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 摆一摆 P4课堂活动、 3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你们能用小棒摆出这些形状吗。 (生动手操作,可请生上黑板演示) 三、拼一拼 P47、课堂活动、 请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圆,长方形 ,正方形,可先请生照书上的图形摆一摆 师:你能用自己手中的图形拼出其他有趣的图形吗。 请四人组一起合作拼图。 (生合作拼图,并说一说你里用这些图形拼了哪些图形。 ) 四、涂一涂 P48练习四、4 读题,师巡视 五、圈图形 P49练习四、5 请生读题,生完成,师巡视指导,订正 六、数一数 P49、练习四、6 师:为了使我们数图形时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的图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一起来想想办法。 七、画一画,P49练习四、7 生完成,交流 八、有余力的生可完成P49思考题 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教材P50 —— 52例1、2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 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 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 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 10 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口算 9— 47— 28+15— 26+2 3+57+41+68— 49— 2 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 3 捆小棒说“ 30 里有 3 个十” 另一人接“ 3 个十是 30” 二、合作探索 40+20 ( 1)创设情景(出示例 1 图) 师口述: 3 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明,左边有 4 盒铅笔,右边有 2 盒铅笔,每盒 10 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口答并列式: 40+20) ( 2)提出问题 “ 40 加 20 等于多少呢。 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 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 3)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 ( 4)交流启发,师生互动 ( 5)点拨,提高 对每种算法作出适当的点评,对岩石出不同算法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梳理生的不同算法。 探索 60— 10 ( 1)创设情景,出示例 2 图 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 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 6 盒铅笔,每盒 10 支,你买走了 10 支,还剩多少支呢。 生列式: 60— 10 ( 2)提出问题 “ 60— 10 等于多少呢。 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小组相互交流,启发,师巡视,与各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指导 ( 4)分组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试一试 50+3090— 40 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 课堂活动 ( 1)摆一摆,填得数 教材 P5摆小棒 ,填得数 ( 2)看图填得数 生看图,独立计算,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 3)游戏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二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P53— 54 练习五、 1—— 4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生进一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熟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第 4 题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二、练习 计算练习五 2 生独立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订正是请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送信 先弄清题意,用连线的方法完成。 练习五、 4 看图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要我们求什么。 你能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吗。 第 2 小题,同桌交流,这个问题该如何解答。 实践活动 两人一组,每人准备 10 元, 20 元、 50 元人民币各一张,一人扮演顾客,一人扮演售货员,购买东西,并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课堂小结: 你本节课运用了什么知识来解决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吗。 P54 思考题 可让生先独立思考,若不能解答可小组讨论交流,有余力的生完成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55 页例 1 例 2 练习六 1 教学目的:使生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结合多种计算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出示例 1 图)中秋节是每个家庭团圆的日子,这一天,小强和小红代表学校的爱心志愿者来到了养老院看望老人,他们给老人们带来了同学门赠送的一些月饼,也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 二探究新知 1 学习例 1 师 :现在我们就来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月饼。 (板:一共有多少个月饼) 如果知道每盒有 10 个月饼,你回算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吗。 算式是什麽。 生: 23+30 师: 23+30等于多少呢。 下面我们分小组学习,互相说 23+30你是怎麽想的。 结果是多少。 生讨论汇报 师根据生的不同方。20xx春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42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