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子 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十章 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识到我们身边常见的现象里可能隐含着深刻的物理学道理,从而激发我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 尘土、树木、水、火焰、空气、星辰,我们周围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是物质。 从无限的宇宙到微小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仰望天空,群星闪烁。 宇宙到底有多大呢。 人们还在探索。 在我们的周围,有潺潺的流水,美丽的鲜花,飞翔的小鸟,嬉闹的人群,这便是人们熟悉的世界。 在人们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世界里,同样奥秘无穷。 那里有细胞、病毒、分子、原子 目前科学家们的研究范畴已进入这样的微观世界。 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 2、1. 水滴石穿 水磨石头水冲刷石头时间长了,为什么能使石头表面变得圆滑。 2. 铜像 变小,变光滑。 为什么铜像的手被摸多了,会变小变光亮。 铲用久了,为什么会变薄。 4. 花园 花香弥漫走进花园,为什么很远就能闻到花香。 这些日常生活现象,也许我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共同特点共同特点: 物质一点一点地散失反过来,我们可以猜想:物质是怎样组成的。 物质 微粒德谟克里特德谟克里特(古希腊哲学家)猜想:大块物体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 猜想是 经验素材 和 科学理论 之间的一座 桥梁 ,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常需要猜想。 继德谟克里特的猜想之后,化学家从实验中发现,自然界中确 3、实存在着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首先把它命名为 分子。 二、什么是分子。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一滴水蚂蚁石块大海河马大厦分子的大小:分子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大多数分子直径尺度的 数量级为 10m (0.1 000 000 001100-9 10个水分子的质量为 3 10流的一滴汗里,大约有 1 1027个水分子,可见分子质量之小。 组成一个物体的分子数非常多一滴水里含有 如 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面的水分子,如果每人每分钟数 100个则需要9000年。 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地排成一行,长约 1 动:想象 4、分子的大小1 10形成厚度数量级为10此可以推断,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_ m。 用比较法认识分子的大小:假设分子的直径为 10m,乒乓球的直径约4m (10m)=320 000 000(倍)地球的直径约 12 800 2 800 000 00 000 m m =320 000 000(倍)乒乓球的直径约 4 它是分子直径的多少倍。 地球的直径约 12 800 是乒乓球直径的多少倍。 比较这两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体积分子的直径很小,自然它的体积很小。 通常 1 有 1019个分子,如果在一个容积为 1 秒让 1亿 个分子跑出来,要经过9 000年,容器中的分子才能全部跑出来。 1世纪我国五行说认为自然界是 5、由 _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 _ 把组成物质的微粒叫 _,意思是 _。 大利化学家 _把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 _。 _ 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金、木、水、火、土德谟克里特 原子不可再分割阿伏加德罗物质性质不变分子思考: 几天后,扎紧口的气球体积为什么会逐渐变小。 猜想: - - - - - - - - - - - - - - - - - - 一滴体积为 10-9 m 的油滴在水面上,形成一个面积为 10 的油层,则该油滴分子的直径为多少。 提示:通常 1 有 1019个分子。 解 : ( 1019) 1 000= 1019 103= 1022(个 )答:一口气吞进 1022个空气分子。 某中学生深吸一口气,约能吸进 1000 当于一口气吞进多少空气分子。 分子很小,现有直径为 1 10将多少个这样的分子一个接一个排列才能达到一粒芝麻的宽度( 1 1 10-3 m/1 10m=107个11022个,将它倒入蓄满水的三峡水库中(库容为 400亿 如果酒精分子能均匀分布到水中,则 11022个 /400 108 106 105个 /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分子存在。 子还能再分吗。 能无限地分下去吗。 请查阅相关资料,证明你的观点。 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 分子。 数量级为 10m(0.1 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认识分子 ppt课件
相关推荐
什么连“三刻”也交代出来。 明确: ⑴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⑵因为马克思的逝世,给世界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全世界革命人民得不幸,时间写得非常详细具体,是为了突出这一时刻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为的是使人们永远铭记这一刻。 用“停止思想”而丌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原因是什么。 明确: “停止呼吸”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停止思想”则是对马克思这样一位伟人
的活动。 要求: 认清对象,确立主旨 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感情充沛,说理充分 议论文常识简介: 三要素 论 点 论 据 论 证 结 构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本论) (引论) (结论) 议论文常识:三要素 论 点: 论 据: 论 证: 论证方法 :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1、林扒一初中 丁敏学习目标:1、 通过阅读,概括松鼠的特征,理清文章思路。 2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方法。 3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4、学习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一、认识松鼠 辞海 中的“ 松鼠 ”条目:松鼠亦称灰鼠。 体长 2028厘米;尾蓬松,长 1624厘米。 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 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
1、认识压强第八章 得压力垂直于受力面。 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456人躺在钉床上,图钉对墙面 ,木块对斜面是否有作用力 ?方向如何。 作用在什么位置 ?F 力物理学中 ,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想一想: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那么压力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 结论:压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挤压时产生的力。 9思考 :压力和重力有何关系
1、计表、统计图的选用 (1)1. _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 , 做出正确的 _和合理的 _和 _调查 样下面是我国第 2次到第 5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中 每十万人受教育 的相关数据为例 :1964全国第 2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 723070269人,我国每 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 416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 131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 468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 283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