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高二历史通用版 选修一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 ,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2)经济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殖产兴业的重点是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还致力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推进殖产兴业。 突出国营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通过廉价出售的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用企业的兴起。 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3)文化改革教育制度,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 介绍西学,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重视传播,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改变社会习俗,提倡衣食住行的欧洲化。 (4)军事实行 4、大的灾难。 想一想1、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练一练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天津条约第 50款条文规定嗣后英国文书,具用英文书写,仅在三年之内,可以附有汉文配送。 这样的条件下设立的新式学堂创设之初是为了解决清政府需要“通事”和“译员”的当务之急,在此目的下京师同文馆的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 ,并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了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洋务派所兴办的新式学堂都由于洋务派官僚在进行洋务实业运动过程中根据需要而设立,由各地方政府官僚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经费由地方政府官僚自行解决,中央政府没有形成统一的经费保障政策,这就使得经济落后的地区,新式学堂难以设立,并且所设立的学 5、堂规模也较小。 材料二 1871 年,明治政府创设文部省。 1872 年,制定出学制。 学制第一章至第七章将全国划分为八个大学区,每区设一所大学,每一大学区分为 32个中学区,每中学区设中学一所,每一中学区分为 210个小区,称为小学区,每一小学区设小学一所。 第五十二章规定,学生如缴纳学费有困难者,可以借贷,但学成后要分期偿还或出具保证书,以为官方义务供职的方式偿还(离校 5年后分期偿还,如因病死亡则免还) ,这就给贫困学生就学提供了经费的保障,有利于普及教育的开展。 明治维新教育改革重视对儿童文化教育,使得小学入学率迅速上升。 1873 年,小学入学率为 281,1899 年达到 70,190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