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高二语文通用版 第1章1.3《荀子》选读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发生日食月食、风雨不合时宜或者扫帚星出现等等,而是由君上昏暗、政治险恶等导致的种种反常现象即“人祅”。 想一想1 荀子认为人应当在哪些主要的方面发挥自己的努力。 2 当代学者曾就“星队木鸣,国人皆恐,而畏之,非也”说:“现代学人都大讲无神论,其实乃实用理性的范例,与唯物唯心无关。 ”试结合文中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练一练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5 分)材料一: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材料二: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 论语八佾篇第三材料三: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二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二后王谓之不雅。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 4、由外铄(授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荀子礼论(1)根据材料,孟子和荀子两人中, 主张“性本善”观点。 (1 分)(2)孟子和荀子认为道德分别起源于什么。 (4 分)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目。 礼起于何也。 曰:人生而有欲,欲得不得,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故礼者养也。 (荀子 )“复礼终朝,天下归仁。 5、”(晋 张华励志诗 )(1)上述材料中关于“礼”的表述,与论语中“一日_,天下归仁焉”的观点有相通之处。 (2) 根据材料,分析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进行阐释的。 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天 不 为 人 之恶 寒 也辍冬地 不 为 人 之恶 辽 远 也 辍 广 君子 不 为小 人 之 匈匈也辍行天 有 常 道 矣 地 有 常 数 矣 君子 有常体矣君子 道 其 而 小 人 计 其 功 诗 日 礼 义 之 不 愆何 恤 人 之 言 兮 此 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天论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2 分)荀子主张以礼治国。 “礼”从政治上讲,指国家制订的政治法律制度。 从伦理上讲,指 6、国家提倡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人们日常行为准则。 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 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 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智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 ”“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悖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1)分析本则材料中荀子强调的“礼”的作用。 (6 分)(2)人。(2016版)高二语文通用版 第1章1.3《荀子》选读 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